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8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75篇
财政金融   507篇
工业经济   271篇
计划管理   991篇
经济学   2002篇
综合类   597篇
运输经济   27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341篇
农业经济   440篇
经济概况   159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3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68篇
  2021年   369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562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576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61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正>一、研究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的发展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视线,它作为一种成功的"产业组织方式"和成功的"区域发展模式"被许多国家提高到战略层面。作为集群经济主要贡献者的集群内企业也被广泛研究。Visser·E(1999)对秘鲁利马(Lima)州的服装产业130个集群内和集群外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集群内的企业比集群外的分散企业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集聚对于中小企业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2.
企业集群是一些相互联系的企业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是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即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外围支持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竞合特性的有机体.东北地区经过上百年的经营,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框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迅速建立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行政计划动员各种力量,举全国之力,推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给予东北先天性发展重工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国家将大量的建设资金集中投向东北,致使其在短时期内迅速形成了以清一色国有企业唱主角的区域性制造业企业集群,因此,东北地区企业集群不是自然集聚形成的,而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有计划形成的,东北地区的企业集群主要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主,这是它的显特征.  相似文献   
63.
乔婷婷 《物流技术》2006,(8):102-104
提出了争取扩大保税区政策优势,继续保持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迅速加强以大中华区商贸物流中心为实体产业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4.
对于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而言,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目前的当务之急,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极大地促进其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5.
针对当前粮食主产区面临的问题和受入世后贸易全球化的冲击,应从我省实际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以粮食加工转化为主线,以发展非农产业为突破口,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流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6.
产业空间集聚的本质是经济行为主体相互选择的结果.从主体策略选择的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诠释,体现了行为主体在空间区位上的策略均衡,也体现了空间经济理论的研究传统.作为经济干预主体的政府,其介入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的空间策略,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阐述转型发展中经济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这是个没有讲究论文标准格式的研究笔记,主要针对目前城市化热潮中的问题,提出城市化的"四大"集聚与流动、产业集聚瓶颈、产业集聚与城市功能和城市圈关系、强化产业集聚的策略取向等观点.作者简介认为,城市化中的产业集聚瓶颈问题,值得城市经济学者、产业经济学者、城市规划学者和城市决策管理者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68.
旅游地的集聚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可能产生集聚不经济现象,分析了旅游地集聚效应的形成机理和旅游地的集聚效应,并对如何引导和培育旅游地的集聚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9.
产业集聚形成机理及其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红  甘露 《全国商情》2006,(11):17-19
以往产业集聚理论不同程度地强调了集聚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本文以此观点为基础从企业的微观经济行为层面入手,按照经济学上对“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判断,通过构建产业集聚的决策模型和产业集聚竞争力分析模型,分别对产业集聚行为产生的内在机理和产业集聚竞争力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最后得出行业的附加值、技术增长率和集聚内厂家数量的年增长率是产业集聚竞争优势的关键影响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70.
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结果受所选产业加总水平与地理单元大小的影响,后者应以集聚过程中溢出效应的产业边界与空间边界为基础。当前产业集聚测度研究普遍存在产业加总水平与地理单元选择过大的问题,本文试图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测度结果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的系统性、方向、大小和影响因素,以及有偏的测度结果对集聚经济研究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超出空间边界或产业边界的测度结果将显著偏低,并导致对集聚经济的低估;按省测度的区位基尼系数比按市测度平均低了近40%,两位数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通常低于其所含三位数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的均值,甚至最低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