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7篇
财政金融   1584篇
工业经济   910篇
计划管理   3234篇
经济学   2485篇
综合类   980篇
运输经济   6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853篇
农业经济   425篇
经济概况   570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3篇
邮电经济   28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806篇
  2012年   1097篇
  2011年   1242篇
  2010年   1090篇
  2009年   1332篇
  2008年   1302篇
  2007年   1059篇
  2006年   1143篇
  2005年   1021篇
  2004年   1076篇
  2003年   1155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1055篇
  2000年   962篇
  1999年   392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近20年来,经济学理论越来越重视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制度因素不是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吴敬琏教授有一句经典名言,那就是“制度重于技术”。近年来,中关村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大力推进软环境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高新  相似文献   
103.
104.
未来湖南工业发展的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5.
张桃林 《江苏经济》2003,(10):10-12
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保证。面对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的巨大变革,面对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江苏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步伐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和重要突破口,全  相似文献   
106.
107.
《广西经济》2005,(5):45-47
(一)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广西税收优惠的减免范围比国家的减免范围大。如:国家执行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广西对此进行细化,对自治区确定的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和高新技术六个重点产业的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机械、制糖、林产、  相似文献   
108.
王潇 《企业活力》2005,(11):52-53
<正>一、传统的技术商业化过程的分析人类每年的发明专利注册数以万计,然而真正转化为商机并在市场中得到认可的新技术和新发明却不怎么令研发人员感到欣喜。不少的新技术要么根本从未进入商业过程便已经消失或落伍,要么成为产品但紧接着被证明是失败的技术,使得研发投入变成极大的浪费和风险的代名词。归结失败的教训便是技术商业化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存在问题,如市场定位和投放时机,或者是不能适时获得适当的资源支持。技术商业化是指成功地进行一系列前后衔接的工作,而每一项工作都能使研发的新技术实现商业价值且不断增值,最终实现新技术完全应用于生产而使商家获得超额利润。传统技术商业化的过程大体上可以视作一个五阶段的线形模型。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09.
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比较了世界和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特点,着重分析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及竞争力水平;并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影响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竞争优势的4大要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0.
目前,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所得税方面,而所得税优惠政策在我国目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中对企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从实证和理论两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值税税负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值税税负较重。随后,笔者对造成这一状况的现行增值税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生产型”增值税、增值税优惠重点不够合理以及增值税征税范围狭窄等政策缺陷是主要原因。对此,笔者提出要加快推进“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要对高新技术产业给予有针对性的增值税优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