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87篇
经济学   305篇
综合类   50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122篇
经济概况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问题。如何采取切实的手段保护环境成为政府、学者及公众关心的话题。文章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试图通过建立有效的生态税制度,直接或间接将环境的损害者和受益者纳入到税收体系,从而引导、规范纳税人的行为,以保证环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92.
胡娟  陈心洁 《改革与战略》2011,27(7):128-130
随着发达地区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传统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突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江西的核心区域,是江西承接东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要移入区。文章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优势(S)、劣势(W)、机遇(O)以及挑战(T),为该地区更好地吸引产业转移,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资金、技术、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3.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托克托县生态退耕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对该县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将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
长海县生态文明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提出长海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根据长海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得出长海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优势为:1地理区位优势;2资源优势;3较好的经济基础;4文化优势。制约因素为:1土地资源紧缺、土壤质量差;2生态环境脆弱;3淡水资源限制;4交通不便;5经济结构单一。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长海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5.
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广袤区域逐渐形成了稻作物与粟作物的混作原始农业区。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地理的生态过渡带,史前时期所具备的生态环境条件使两种作物的共生成为可能。混作区的出现既是人口增多对食物数量和质量要求的需要,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进步的表现,还是南北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原始农业的繁荣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南北交流的趋势,不断吸纳得以更新,由此促进这一区域向更高程度的文明社会迈进,又影响和推动着周围地区农业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How do we make sense of the colonial subject that is neither in revolt nor in open crisis? How do people reproduce their lives, fashion routines, etch out some meaning when the political is evacuated, when time is on hold? These questions loom over a contemporary disjuncture in Palestine, marked in part by the splintering and opening up of the field of subjective bonds, attachments and associations to new modalities of production, less circumscribed by previous normative parameters and engendering a host of complexities and ambivalences in politico-social relationalities. Yet most scholarship on Palestine remains caught up in reductive binaries of violence versus resistance and heavily reliant on rigid and aggregated categories, the bulk of it unable to capture entire assemblages of action, subjective dissonance, productive ambiguities and contingent vitalities that inflect so much of contemporary quotidian life. The refugee in particular has emerged as a destabilizing figure, capable of subversively using the spatio-temporality of the camp as the very resource through which to disturb ascribed categorizations. Reading the paradoxical multiplicity of actions that refugees — women, children and the elderly — perform in the space between Qalandia camp and its checkpoint provides an insight into some of what defines contemporary refugee subjectivities — flexibility, a readiness to take risks, an ability to maneuver through different temporal orders and instrumentalize the spatial fragmentation. These subjects, traversing and negotiating liminality in everyday life, point to lived and bodied affirmations of presence and visibility that cannot be understood through frameworks of recognition and rights.  相似文献   
97.
为了解黑龙江省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对黑龙江省生态足迹进行分析,并寻求动态预测结果。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黑龙江省2000~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选用ARIMA模型,并结合使用Eviews软件对未来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一直不断增加,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缓慢上升的趋势,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2016~2025年黑龙江省人均生态足迹仍然持续增大,虽然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缓慢上升,但人均生态赤字仍然越来越大,黑龙江省生态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8.
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城镇生态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指出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是我国城镇发展的重要区域,与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特殊生态机制相适应的生态格局是城镇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研究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多尺度的生态机制与空间模型,认为由多尺度、多层次生态廊道迭合而成的生态廊道网络是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城镇生态格局的重要空间体系.在厘清生态廊道宽度与生态功能的尺度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并以湖州市埭溪镇为例,探讨山地平原交错带城镇生态格局的多尺度规划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
实施生态绿化,促进重庆外环高速公路的路域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绿化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生态绿化包括了近自然绿化、去人工化植被恢复和抗污染的生态绿化等三种类型.以外环高速路域生态环境为据,论述重庆外环高速公路路域生态建设需要以推行降低污染的生态绿化为主进行绿化.  相似文献   
100.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土地总面积为305.7万hm2,其中草地236.1万hm2,占77.2%,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该区曾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趋于干涸,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该文在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剖析的基础上,依据有关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结合天然草地分布的实际状况,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该区的草地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均属于中度和强度脆弱范围,并就此分析了原因,以期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