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144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183篇
经济学   370篇
综合类   8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77篇
农业经济   29篇
经济概况   2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霍中文 《现代财经》2006,26(3):33-38
市场经济是推动个人经济权利进步的重要动力。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推动个人经济权利的进步,是因为市场经济与个人经济权利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市场经济的分工与交换、独立的主体利益和自由选择三个特征从不同的方面推动着个人经济权利的进步。  相似文献   
982.
本通过案例分析,论述了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必要性,对企业组织如何遵循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83.
本文基于劳动力投入视角探讨了物流业发展的非均衡性。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经基本跨越依靠劳动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区域非均衡矛盾,主要原因在于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发展方式存在差异,并且东部在劳动效率提升和劳动力地区配置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产业转移现象,但仅从东部转移到中部地区,且劳动效率重心的空间变化是物流业发展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缩小区域劳动效率差距是转变物流业非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只有进一步加强对中部地区行业(企业)内劳动力再培训教育,实现知识结构与技术水平的有效匹配,才能发挥对劳动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并且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强化人力资本,推动劳动工资处于合理区间才能有效提升劳动效率。对外开放水平对劳动效率提升产生了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984.
从三次产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配置结构、变迁动能等3个维度,采取指数分析、对数分析和分段回归分析相结合,对1980~2014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和动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中,第三产业贡献度48.4%,第二产业贡献度43.5%,第一产业贡献度8.1%;产业劳动生产率贡献度占79.6%,产业劳动力配置结构贡献度20.4%;劳均设备资本贡献度85.7%,劳动力质量贡献度28.3%,产业资本配置结构贡献度-6.7%,人口就业率贡献度-3.0%,消费与产出成长指数之比则基本零贡献。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动能转换与机制创新的主要方向和着力点,在于强势推进产能转型升级、居民增收扩消、劳动扩量提质、资本深化量质并举、工业经济强身健体、新型城镇化改革和要素配置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985.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显性就业之间总体上的不相关根本原因在于一产中大量隐性失业的存在,这些集中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对我国就业压力起到了一个蓄水池的作用。由于中国剩余劳动力具有极为典型的产业间分布特征,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同于托达罗模型的、以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为基本分析框架的模型。之后,我们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验数据对我们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986.
基于CGE模型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减贫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构造了一个含有详细居民分组的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各类家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等进行了深入刻画。通过分别在长期和短期的时间框架下进行模拟分析,我们发现:降低转移成本、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是促进基础设施发挥减贫作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87.
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的Logistic经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青岛市抽样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对影响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研究了养老金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第一,我国目前养老金覆盖率低的现状,导致有养老金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供给,这与养老金同劳动力供给成反向变动的理论假设相违背;第二,实证结果表明,养老金、年龄、性别、技术证书、教育程度对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88.
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不确定性及其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靠性、相关性及不确定性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本文在充分考虑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阐述了可靠性、相关性及不确定性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989.
Job mobility of residents and migrants in urban Chin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The large-scale reform of the state-owned sect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private sector in the 1990s changed the nature of employment in urban China. The system of allocated, lifelong jobs, denoted the iron rice bowl, that had previously prevailed under state planning was eroded, permitting more labor turnover and mobility. Using an urban household survey for 1999 that has rich data on job duration and job change, we analyze inter-firm mobility in the urban labor market, its evolution, and its explanation.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ly favored urban residents and the rural–urban migrants. The mobility rate of migrants greatly exceeds that of urban residents. The extent, patterns,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mobility for the two groups are explored and compared.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2 (4) (2004) 637–660.  相似文献   
990.
We model a corporate firm with a variable internal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at adapts to various degrees of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The entrepreneur determin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at maximizes profits under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s. Wages are determined by an internal cooperative pay-system, constrained by external reservation wages. We show that closer cooperation between production-workers results in a shorter organization with enhanced positional wages relative to the external benchmarks. The corporate firm is embedded in a competitive market economy that determines reservation wages and market prices. We also allow for more general technologies and provide conditions guaranteeing a finite optimal size of the firm. We thank Rob Gilles, Dolf Talman and an anonymous referee for their comments on a previous version of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