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144篇
工业经济   15篇
计划管理   183篇
经济学   370篇
综合类   8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77篇
农业经济   29篇
经济概况   2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住房消费、收入分配与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需求不足是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结构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对中国的居民消费支出率的重新度量,发现近年来中国的居民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当稳定。在关于消费需求与劳动者报酬率的地区、城乡结构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提高劳动者报酬率、促进中国需求导向型经济增长必须要处理好的四个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992.
中印两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印度是如今与中国存有陆地领土面积争议最大的一个国家。虽然两国在过去的50年里进行过多次谈判,但一直未能边界问题。目前中印两国都愿搁置边界分歧,通过发展双边贸易合作关系来深化两国关系,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但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终将成为影响中印关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stitutional biases that impede the competitive functioning of labor markets. Two contexts are considered. The first relates to Moroccan labor migrants in The Netherlands, where institutional bias distorts the competitive functioning of the labor market by downgrading the educational returns to migrant workers and acting as a disincentive for further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second relates to labor markets in Indonesia and Pakistan. Institutional bias in these two countries leads to an exaggeration of labor returns to certified education, and to over-investment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We argue that such biases are fed by misinformed beliefs and group interests, and stand in the way of achieving higher growth and equity.  相似文献   
994.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eeper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kages between land fragmentation and off‐farm labor supply in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is relationship empirically in a more direct way than does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Drawing upon a rural household panel data set collected in Zhejiang, Hubei, and Yunnan Provinces from 1995 to 2002, we estimate the effects in two steps. First, we estimate the effe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on labor productivity. Second, we estimate the effe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on off‐farm labor supply.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results show that land fragmentation indeed leads to lower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implying that land consolidation will make on‐farm work more attractive and thus decrease off‐farm labor supply. However, the effect of land consolidation on off‐farm labor supply is not significant. One likely explanation for this result may be the potentially imperfect labor markets.  相似文献   
995.
郭力 《经济经纬》2012,(3):40-44
在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背景下,我国各省就业有β收敛特征。固定资产投资对中西部的就业贡献大于东部。中西部的FDI占GDP比重上升较快,对外开放度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有效促进了就业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与就业的正相关关系仅在东部表现明显;说明东部第三产业较发达且能高效拉动就业,而中西部仍主要靠制造业扩大就业。与中西部的政府驱动特征相比,东部更加依赖私人投资拉动就业。  相似文献   
996.
潘正雨 《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90-291,328
尽管当前中国在校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资格主体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判决的现状,经过雇佣理论和司法实践分析,在校大学生应当具备劳动法主体资格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政府应该借鉴西方的雇佣理论和体制。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采用最终商品分类法,在手工计算获得我国分行业出口贸易额数据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0年行业收入波动、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比重的统计数据,采用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出口贸易和收入波动对高学历劳动力集聚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出口贸易规模的提高和行业收入波动的降低会显著促进高学历劳动力向该行业集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行业开放程度和收入的稳定性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越大,而当期收入的绝对水平对其就业选择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998.
海外投资和劳务输出都是我国对外经济劳务合作的重要发展战略,并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均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因此探明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对政策推行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理论机理分析和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在总体上我国的海外投资能促进对外劳务输出和劳务合作,但对不同收入水平国家海外投资的劳务输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即对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能促进劳务输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海外投资并不影响劳务输出。考虑到劳务输出数据的非负整数性质,本文使用计数模型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泊松回归和负二项回归结果均再次验证对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能促进我国的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999.
祁毓  王学超 《财贸经济》2012,(4):98-105
本文根据劳动力产权理论并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2003-2009年中国和152个东道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东道国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采用静态OLS和SYS-GMM方法对全样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更倾向于流入低劳工标准的国家,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效应,发达国家的高劳工标准和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分别吸引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此外通过分位数回归和广义最小二乘法及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不仅表明本文的结论是可靠的,而且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向低劳工标准国家集聚的趋势。最后从规避劳工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中根  洪涛 《财贸经济》2012,(12):125-133
理论分析显示,服务业的发展将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等路径促进居民消费增长。本文引入路径分析方法,设计了两个步骤的实证方案:第一步,验证居民收入、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第二步,验证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同时,利用中国29省(市、区)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政策对服务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01年政策颁布为分界:2001年之后,服务业发展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扩大消费需求具有内在一致性,而政策支持可以放大其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