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44篇
综合类   30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1.
龚小彪  彭莉莎 《特区经济》2011,(12):265-267
本文利用Theil指数与Moran指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1995~2008年31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产值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逐年加剧,并且空间依赖性程度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加强。再将Theil指数分解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发现东、中、西地区的组间差异正占据主要地位。同时200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技术产业总产值Moran散点图表现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强烈正相关性,即空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和人口对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加。一方面,非农建设和环境污染侵占了大量耕地资源,导致耕地数量急剧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单位面积耕地具备更大的产出能力。因此,对耕地的集约利用已经成为提高我国耕地产出效率和确保我国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必然选择。该文首先通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显示:2002~2011年间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集约利用水平最高,中、西部次之。然后,依据已测度的结果,采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进一步分析得到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化规律:2002~2011年我国东部和西部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内部差异不断缩小,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起伏波动较大。最后,通过对泰尔指数的分解得知我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产生的原因,80%以上是由区域内的差异造成,区域间的差异贡献度较小但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3.
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聂海  陆迁 《商业研究》2007,(5):108-112
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基本结论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处在一个相对平均的阶段,但其差距有随时间变化而增大的趋势。基尼系数分解结果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导致基尼系数增大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则使基尼系数减小,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对基尼系数影响不大。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东中西三大地带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组间贡献波幅不大,但组内贡献变化明显,三大地带内部差异是导致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4.
《罗马条约》之后,欧盟的地区差距问题一直是欧盟政策的重点。文章利用欧盟近50年的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对欧盟区域差距的历史演变做了全面分析,主要结论是,EU15区域差距以1980年代初期为转折点,之前为缩小趋势,之后呈缓慢扩大的趋势;EU25区域差距在1993~2000年呈上升趋势,而在2000~2006年期间差距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5.
基于锡尔系数的安徽省灾害分布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提出灾害分布锡尔系数的概念及其一阶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将安徽省的灾害分布差异进行分解,得出结论如下:2000-2003年,省内区域间灾害分布的不均衡性是造成全省灾害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区域内部各自差异相差不明显;2004-2008年,对全省差异影响最大的是淮北平原,各区域内部差异对全省差异的影响都有所增加,淮北平原最为明显,江淮丘陵次之.皖南山区对全省差异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6.
This paper traces the employment trends by gender in various industries, occupational groups, and educational levels in the city-state of Singapore. Over the years, Singapore’s femal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has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rising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t the same time, income inequality among the females has increased, while male-female income inequality has decreas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gender wage gap at various occupational and educational levels. It is found that the gender wage gap has been reduced over the period 1975–1999. This paper also finds that because of a lack of sufficient childcare facilities and unavailability of part-time work, women who leave the labor market to start families face certain obstacles when trying to re-enter the workforce.  相似文献   
117.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服务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地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日渐提升,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区域差异.本文运用泰尔指数测算并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区域差异及其变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主要是三大经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总体差异是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东部区域内差异,即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处于缩小趋势,西部地区呈扩大趋势,中部地区较为平稳;从服务业国内生产总值来看,东部服务业在总量上远远超过西部地区.在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18.
This paper uses an index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employment diversity at the state level for 2000. The index is based on aggregating employment at eight major sectors. The paper utilizes sixtee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 variables to explain specialization at the state level in recent years. All but seven variables were found to provide explanations.   相似文献   
119.
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非参数分析法及Shorrocks转换矩阵对1978—2009年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逐渐加大的趋势,其主要是由于新疆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同时,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在区域经济格局越来越稳定的惯性中发生的。根据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应加大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并注意投资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加快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120.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several problems that arise when the Theil coefficient of income inequality is computed in practice.
Aggregation of income data into brackets leads to an underestimation of the true Theil inequality,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value of the coefficient as computed from individual income data.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individual incomes are distributed according to a linear density function within the income brackets is suggested as a method to estimate this aggregation error.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is method approximates the true aggregation error reasonably well.
Several methods are discussed concerning the treatment of negative incomes. In particular one can construct an income bracket that contains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incomes and which in the summation formula is weighted with zero weight. Of all methods this procedure using the assumption of a linear density function within brackets, yields the highest value of the Theil coefficient and is thus preferred to the other altern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