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44篇
综合类   30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71.
[目的]将农业机械投入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下,以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与台湾地区)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区域差异与极化程度。[方法]用泰尔指数分解和极化指数探讨我国省际农业机械投入强度的区域差异与空间极化特征。[结果]我国不同空间尺度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在研究期内都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且区域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强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投入强度最低;从泰尔指数分解来看,除西部地区外,全国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差异均呈收敛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是造成中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年均贡献率超过80%;从极化指数结果来看,我国农业机械投入强度表现出一定的极化特征,其中,全国及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在研究期内逐渐向区域均衡演变,西部地区则由区域均衡向区域集聚转变。[结论]应有效提高我国及不同区域农业机械化投入质量与效率,缓解区域差异与极化程度,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72.
研究目的:以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水稻主产区江西省北部的南昌、九江、上饶等市辖区为研究区,研究近10年种粮大户耕地承包规模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Theil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与2011年相比,2021年耕地承包规模显著增加,种粮大户数量由6 298户增加到26 781户,耕地承包面积由138.2万亩增加为462.91万亩,耕地的大户承包率由10.94%提升至28.85%,但种粮大户的户均耕地承包面积由219.43亩减少为172.85亩。(2)Theil指数由2011年0.831 2下降至2021年0.610 7,表明研究区耕地承包规模的空间异质性显著,但空间异质性显著下降。(3)种粮大户的耕地承包规模呈现以鄱阳湖平原的高高集聚和两翼山地丘陵农业区低低集聚为主的空间集聚特征。(4)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总产值、乡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等是种粮大户耕地承包规模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双因子交互作用能够更好地解释承包规模的空间分异。研究结论:在政府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背景下,种粮大户的耕地承包规模受自然环境、农业发展水平及社会经济等要素的共同...  相似文献   
173.
从“结果-过程-前景”的视角阐释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经济效率、绿色生态、创新驱动、结构状态、开放环境和市场活力6个子系统,兼顾效率、绿色、创新、结构、开放与活力等6个维度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计算2009—2019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排名前5的城市均位于苏南地区,而排名后5位的城市均位于苏北地区。此外,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总差异曲线、组间差异曲线和组内差异曲线基本都呈现出3~5年为一个周期的周期性波动,且苏南地区内部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远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  相似文献   
174.
钟琪  郭进利 《科技和产业》2022,22(2):202-210
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锡尔系数等测度指标,从县级、市级、地带3个空间尺度,衡量西江流域广西段2004—2019年的经济差异程度。结果证实:自2004年以来,县域人均 GDP 的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波动上升后回落;整体经济差异呈现两极分化,经济结构呈“核心—边缘”特征;各县相对发展速率空间差异显著;宏观上,地带间差异是构成整体差异的主体;微观上,市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远超地带间和市域间,大体决定了总体经济差异的走势。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分析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对促进四川省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以四川省五大经济区为主要研究单元,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06—2019年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泰尔指数、自然断点分级法和重心分析模型等方法,对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2006—2019年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五大经济区中除成都平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所降低外,其余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均有提高;(2)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总差异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引导形成全省总差异的是区域内差异。(3)五大经济区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成都平原经济区远大于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五大经济区内部发展也不均衡,内部差异最大的是攀西经济区。各市(州)空间演化特征不明显,存在“阶层固化”现象。(4)四川省东部偏南方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高密度地带,2006—2019年经济重心整体逐渐向南偏移,东西方向上形成“拉锯战”模式,2019年呈现向西南转移态势。结论 为促进四川省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区及成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一强多极,区域协同”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应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最后建议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为确保四川省农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76.
康富美 《科技和产业》2023,23(1):214-221
基于新发展理念,从5个方面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 模型、泰尔指数法分别测算湖南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地区内、地区间的差距。结果表明: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均呈现依次递增趋势;长株潭、洞庭湖、大湘南、大湘西四大板块中组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工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形成以创新和开放发展协同驱动的发展方式。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