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6篇
  免费   64篇
财政金融   432篇
工业经济   101篇
计划管理   406篇
经济学   702篇
综合类   308篇
运输经济   84篇
旅游经济   695篇
贸易经济   255篇
农业经济   149篇
经济概况   40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农户对信息需求的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晏 《科技和产业》2006,6(3):34-37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对农户信息需求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户信息搜寻成本过高、农业信息市场不完善、农户自身素质偏低是农户信息需求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户的组织化水平,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经纪人制度,开发针对基层农户的农业信息市场模式,加强对农户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措施以提高农户的信息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42.
杨青龙 《财经科学》2012,5(5):43-52
贸易理论的历史演进表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动因.古典、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分别从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生产规模等不同视角论证了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进而可表达为“相对生产成本不等式”.随着制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要素在国际贸易中日趋重要,使用制度要素所形成的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所形成的代际成本也逐步成为比较优势的成本基础.于是,可将使用或耗费广义要素的代价理解为“全成本”,它构成了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的基础.  相似文献   
43.
本文深入探讨了社会网络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并首次将区域旅游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最后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分析论证,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4.
在我国特别是在资源型地区,由于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的机制存在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利益机制传导受阻、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使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导致这些地区往往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与产业升级较慢等问题。当前,资源性经济景气下降,诸如山西这样资源型地区的"寒号鸟"们再次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又到了市场倒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抓住我国深入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破除阻碍市场调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多重障碍,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活国企利益机制功能和创新科研机制确立核心技术研发主体等措施,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推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走出"调整-反弹-再调整"的结构调整怪圈。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新疆的历史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自然资源与人口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新疆的人口虽还没达到自然资源承载力指数的上限,但是自然资源的相对承载压力度却出现了不断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十八大报告从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章从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首先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纬度,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其次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纬度,即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再次从技术纬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强调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自然生态修复;最后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纬度,即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文章认为,只有从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7.
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彦斌  马莉莉 《经济研究》2007,42(4):30-42,159
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的研究发展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消费者剩余方法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实证结果说明,在中国高通货膨胀会带来较高的福利损失,因此将通胀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对提高中国的经济福利水平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8.
湘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湘西旅游信息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要完善湘西酒店信息化管理;加强湘西旅行社信息化管理;促进湘西景点通道的信息化管理;积极培养旅游信息化人才;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49.
“体验经济”概念提出后,很快成为全球热点。受其影响,我国旅游学术界和业界也开始了对“旅游体验”的关注。但由于长期受“经济产业”思路的局限,我国的“旅游体验”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较深层次的思考。旅游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从本质上决定了文化因素是“旅游体验”成败的关键,而文化往往是通过一些符号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这就涉及到“真实性”的问题。因此。“旅游体验”问题还应结合人类学相关理论从“文化真实”及“主客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旅游体验”的研究还需把握真实性、社区参与及文化涵化三个重要概念。同时,旅游体验的“虚拟真实性”应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被提出和界定。  相似文献   
50.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ing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s for project success measurement.Not only for the project planning but for construction process management,the scheduling is the basic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project manager.By developing the schedule before the project starts,the owner knows in advance that the expected timeline of the project.By prepa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scheduling,the owner and general contractor can better manage the subcontractors,sub-trades progress,materials storage and deliveries,labors schedule and equipment set up which will eventually save time,money and hassle.Basically,Critical Path Method(CPM)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CPM is a deterministic method that assumes that through the network,there is at least one path that determines the project duration and that the path is the critical path.CPM does not consider the uncertainty in the activities;rather it assumes that each activity can be finished in the given situation.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 is a stochastic technique which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duration of a single activity can be described by a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ER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uncertaint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has been created out of the need to plan,schedule and control complex projects with many uncertainties.The PERT approach is stated in some books and papers,but there is no deep investig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schedule risk assessmen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ERT work process and takes a valuable try on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risk assessment by using case studies.The utilization in the estimate the construction liquidated damage with the uncertainties is performed,which also can be used in the insurance company to calculate the insurance prem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