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5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60篇
财政金融   145篇
工业经济   75篇
计划管理   576篇
经济学   786篇
综合类   653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582篇
农业经济   1484篇
经济概况   73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71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把握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不仅是促进区域农产品富有竞争力的积极方法,也是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做法。[方法]文章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以区域为评价主体的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从两个层面对浙江省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进行研究。在纵向层面上,测算了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宽度,对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状态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在横向层面上,测算了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对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合作程度进行了评价与区分。最后整合运用生态位协同、生态位扩充等理论,提出浙江省各地级市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发展策略。[结果]通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宽度研究发现,杭州和宁波的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较强,其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103 6和0.103 2,而丽水和舟山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相对居后,其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079 0和0.075 6;通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研究发现,可将全省划分为西北平原区域、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西南部山地区域等3个区域,各区域内部地级市可通过协同合作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结论]根据各地级市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差异,应采取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生态位分离的策略,从而因地制宜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  相似文献   
82.
[目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中三角地区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各产业差异性和相对优势及其竞争力。[方法]在宏观层面运用了传统的基尼系数分析3个省份历史发展上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判断3个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存在虹吸效应;从中观层面运用区位熵指数分析法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从农畜林渔等方面判断各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程度;从微观层面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离出3个地区的各部门产业的优势及其竞争力。[结果]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变化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基尼系数不断扩大;湖北的种植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湖南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江西的林业、渔业都较中三角地区对应的子产业的区位熵指数高;江西木材和竹加工业和烟草业具有较大的产业竞争优势,湖北的茶叶、水产和瓜果疏菜产业优势明显,湖南地区农业产业综合优势主要在于烟草、水果、肉类以及木材和竹类加工业。[结论]通过比较地区农业产业竞争优势,提出发展地区产业特色,合理布局全域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收益,稳固对结构优化的资金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3.
[目的]农业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评估湖北省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今后统筹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9—2015年湖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容量及生态赤字,分析了该省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组分变化和各项农业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状况,对资源开发总体形势展开了评价。[结果] 2009—2013年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逐年递增,2014和2015年明显降低,但人均生态足迹远高于人均生态容量。能源用地、建筑用地和草地构成了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的主体,且开发强度呈上升趋势。其中,玉米、小麦、稻谷、蔬菜以及各类畜产品和水产品,部分能源资源的开发强度增强。[结论]湖北省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已超过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态,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面临较大压力。全省需要从改变消费和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合理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发展高效农业资源利用模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效率,降低人均生态足迹,维持生态容量。保证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4.
[目的]从定量方面对江苏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对农业产业升级贡献结果进行研究,以准确把握江苏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方法]构建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江苏省农业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2016年江苏省10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熵值法计算各年度每个指标权重以及各准则层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综合得分值。[结果](1) 2007—2016年江苏省农业产业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成效,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2) 2012和2014年江苏省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农业产业升级增长最快,2016年出现大幅下跌,导致该下跌的原因是同时期农业集约型效益的大幅下降;(3)集约型升级和高效型升级对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江苏省农业产业升级带动作用最大;结构合理型升级发展滞后。[结论]江苏省基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农业产业升级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加速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对于江苏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5.
[目的]在我国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玉米、大豆、水稻供需及成本收益现状,以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农业供需平衡、保证农民受益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将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两部分,而市场需求包括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市场供给则只指国内供给。分别采集我国玉米、大豆、水稻这3种典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国外市场需求和国内市场供给3部分数据,并将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数据进行对比,由此分析我国农业供给侧农产品供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方向。[结果](1)我国农产品仍面临着供需不平衡、农民成本收益率低、农产品价格高导致国际市场竞争力低等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我国通过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来降低产能最终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效果微乎其微; (2)我国的农产品产能是相对过剩,并非绝对过剩; (3)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一端的要素没有得到有效调节,使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是导致农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结论]积极拓宽农产品国外销售市场来增加农产品需求渠道,调节农产品国内市场供给要素,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增加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是我国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86.
[目的]实现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之间(即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关系的协调,较长时间以来是学界、政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定量分析两者之间内在依存关系的研究一直欠缺。[方法]文章采用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以广东为例,对我国粮食安全(用粮食总产量来衡量)与农业结构调整水平之间的协整性及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广东粮食总产量与反映农业结构调整水平的3个指标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面积对广东粮食总产量影响最大,每下降1%,粮食总产量下降0. 659 548%。短期内,反映农业结构调整水平的3个指标对广东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波动,但由短期偏离拉向长期均衡的牵动作用均较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面积早期对广东粮食总产量产生单向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弱。[结论]提出应从农业结构调整以外的因素着手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并通过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去缓解我国粮食供求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87.
[目的]新时期,加快推进南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民全面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推进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南疆地区水土资源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提出推动南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文章系统梳理南疆农业结构调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调阅南疆地区农业部门相关资料,全面分析南疆水资源利用、农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结果]南疆水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通过压减种植面积或调整种植结构节水空间十分有限,饲草料短缺矛盾较为突出,种养不平衡凸显,农产品加工业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结论]推进南疆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骨干输水工程防渗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强化草畜配套平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8.
农业企业家的产生是中国农村经济的新鲜事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背景条件.农业企业家的成长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亟需要培育一大批农业企业家。在现阶段,农业企业家陷入一系列的成长困境而难以健康成长,主要表现为动力困境、体制困境、文化困境、人才困境、资金困境、信息困境等方面。针对一系列的困境,笔者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存在先天性缺陷,取消农业税,一方面使这一体制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也为体制的重构提供了契机。河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构,核心是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不同种类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职责,并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财力保证制度、激励与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90.
以科技创新工程为统领全面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领域的研究也成为目前地理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众多学者从出于不同目的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使其研究特征和不足更加清晰,以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方法]应用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现有国内外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同发展的有关研究进行系统性的归纳总结,重点从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理论认知、耦合协调度与耦合类型、发展模式、仿真模拟与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方法和研究时空尺度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所取得的研究进展.[结果]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在经历了初期主要的理论探讨和定性的分析之后,相关研究已转入到定量化上来,同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指标科学性欠佳、方法运用单一化、尺度合理性欠缺和视角广泛性不足等问题.[结论]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正在探寻一条新的道路,即未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趋势为尺度微观化和长时序化、方法多元化、内容复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