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30篇
计划管理   351篇
经济学   139篇
综合类   315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131篇
农业经济   61篇
经济概况   1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1.
我国大城市区域空间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由于城市的空间区域不断扩大、城镇连绵迭加、资源要素的集聚、产业集群转型与重组及其交通信息网络化等等因素的汇合与相互依存,给我国许多大城市地区带来新的问题与新的现象。如何规划与建设这些大城市的区域空间是21世纪"城市时代"越来越突出的大问题。文章就我国大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与建设形势、有关理论与创新理念及其策略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有益的探索,期望相关的学术争论。  相似文献   
12.
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是市场,主体是企业。文章在对532家企业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上,从实证上得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与特征。结合存在的体制与利益上的阻碍,认为在战略上要把握住四个方面:即制度的协调与利益平衡、产业的分工与协作、科技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法制规则建设。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其工业结构的特征有别于全国,文章在分析福建省工业结构特征和工业结构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福建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分析了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原因,深刻剖析了生猪生产减量化的措施以及再使用、再循环的多种模式,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建立有效的价格形成机制,为生猪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提高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英  王新 《技术经济》2006,25(5):123-126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当前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文章提供一个计算机辅助审计实例,旨在梳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分析总结可借鉴参考的启示和体会,共同促进计算机审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反省性的思维,是基于一定标准的、合理的、可靠的思维。它适用于人们各个领域的思维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有助于经济工作者从清晰、正确、可靠的认识出发,客观、全面、深入地分析、思考问题,得出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出发,重点分析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现行体制及 缺陷,在研究境外国有资产管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之源,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对影响企业的研发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企业进行研发的路径选择以及企业在研发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隐喻为深入理解文化提供了便利。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文化隐喻在跨文化管理中的应用空间越来越广。本文探讨了文化隐喻未来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resents a way of using in-class debates to discuss contentious issues and help students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ree element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an undergraduate public finance course: a presentation of ethical approaches in order to formally discuss normative issues, class debates which required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and imaginatively occupy a perspective with which they were not personally comfortable, and individual reflection which forced students to reconcile their beliefs with academic evid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en if students did not change their perspectives on economic policy, the reasons why they have those perspectives did change to be based in academic theory and evidence and not their blind adherence to specific political platf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