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21篇
贸易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与货币理论相比,新近发展起来的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是更为一般的价格理论,所提政策建议具有优势.文章作者在详尽阐述了财政理论的代表性人物Woodford政策建议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报告了国际学术界的分歧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在正常时期,更倾向于积极型货币政策和局部李嘉图政策的搭配,而在非正常时期,则倾向于被动型货币政策和非李嘉图政策的搭配.但是,如果在正常时期,利率上调受到限制,那么政策组合应是被动型货币政策与非李嘉图政策的组合.  相似文献   
32.
通货紧缩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紧缩对经济社会产生财富收缩、生产衰退、工人失业和财富重新分配四大效应。面对通货紧缩发生的现实 ,要充分认识财政、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 ,适时适势地调整政策的配合模式 ,并注意政策操作技巧 ,以最大限度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 ,同时 ,还应发挥政府引导调整社会公众预期的作用 ,扩大社会公众投资与消费 ,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3.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内需仍然不足 ,低物价、低就业和经济的低效率始终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征收铸币税 ,可进一步扩大内需 ,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4.
纵观1994年以来的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检验标准人手,对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冲突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两者出现的冲突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人民币对内币值和人民币对外币值之间的矛盾,前者包括控制通货膨胀和遏制通货紧缩两个方面.可见造成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5.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自2008年10月开始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迅速转变。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进入全面通货紧缩状态,但通货紧缩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在工业生产领域有所表现:通货紧缩导致企业投资不振、收益下降,并增加了企业债务负担;同时,通货紧缩也大大抑制了居民消费和出口。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的内在原因在于其自身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都趋于萎缩,因此,防止中国出现严重通货紧缩的基本思路是“扩大需求、改善供给”。  相似文献   
36.
通货紧缩时期在劳动、商品和资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导致市场机制失灵,从而加剧宏观经济波动的深度。劳动力市场上效率工资的存在造成失业增加,工资成本反而下降;高等教育普及使原有文凭结构的信号传送功能弱化,迫使人们追求更高学历层次并为之增加储蓄减少即期需求;商品市场上厂商之间博弈会形成折弯的需求曲线和价格粘性;信贷市场由于银行风险厌恶程度增加,信贷配给问题更加严重;债券市场因代理人问题出现萎缩;中小企业融资也因各层级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程度差异形成低层级融资均衡,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投融资不足。  相似文献   
37.
论局部物价上涨与总体通货紧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以后,我国粮、油价格在短期内陡然走高。中国经济究竟是冷还是热?是在走向通胀还是走向通缩?成为各方争执不休的热点问题;近期物价上涨原因主要是投资与银行贷款的高速增长,物价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从总体供求关系看,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通货紧缩之中。  相似文献   
38.
2002年上半年投资和出口增长明显加快,但是,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因而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通货紧缩局面。突破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不是要靠政府去打破,而是依靠市场的自发势力,因此,除了采取相应的需求政策之外,还必须依靠供给政策。只有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才能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于“萧条”的定义,对照中,日两国的实际经济状况,我们可以认定目前中国和日本均处于“萧条经济”之中,但却分属两种不同类型,对两种萧条经济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原因等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货币政策对于二者的作用均不明显,但原因却有不同,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是两国共同的主要政策方向,同时,由于体制性因素是二者萧根本原因,故而作者主张进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0.
本在充分肯定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基本走向的同时,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中几个疑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见解。作的结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概括和称谓不科学;反通货紧缩用货币量的单纯扩张不能通缩的结果很可能是滞胀;公职人员加薪不能带动其他社会成员增收,其它社会群体增加收入要从他们所处的现实经济关系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