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财政金融   64篇
工业经济   76篇
计划管理   702篇
经济学   202篇
综合类   385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293篇
农业经济   216篇
经济概况   3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改革范围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工商管理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之产生了许多的问题。新经济形势下,工商管理部门应该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出发,探寻更有效地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手段。论文主要对我国新经济形势下工商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改善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2.
基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治理的实践背景,以数字化赋能理论为分析视角,从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3个层面提出数字化赋能应急管理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共同治理”和“元治理”理念,对数字化赋能情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合作治理系统目标、构成主体和运作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案例探讨公民参与、数字化赋能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对我国新时期应急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3.
肖海林  董慈慈 《经济管理》2020,42(2):192-208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中国落实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等多个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知识图谱工具,以2001—2018年发表于SSCI和CSSCI期刊的765篇文献为研究样本,从多个视角系统揭示国内外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研究结论是:近18年国内外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且持续热度较低、对外合作研究较少且国际影响力不足;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遵循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社会网络理论、动态资源管理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技术、组织、资源和财务四个方面,与市场发展问题相关的研究是薄弱环节。进一步从创新主体、创新变轨、研究层次和研究主题四个方面归纳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热点的演化规律和存在问题。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跨国合作战略、大数据赋能和绿色导向会成为未来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14.
以美国科学情报机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数量、学者数量、文献发表期刊分布、发文国家/地区、科研机构及关键词等方面对数据库中1988—2015年洪涝灾害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评估洪涝灾害的研究趋势。结果显示:1988—2015年洪涝灾害在其领域内发展迅速,无论是文献总量、参与研究的作者数量还是研究内容上都随时间呈上涨趋势;洪涝灾害相关论文主要覆盖的学科类别是"水资源",Natural Hazards为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学术期刊;美国是洪涝灾害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学术力量方面,洪涝灾害相关研究力量以高等院校为主,其中中国科学院为该领域研究发文量最高的科研机构;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可知,与洪涝灾害相关的科学问题研究中,"洪水管理""气候变化"和"模型"是未来研究热点,将高新技术广泛使用于洪涝灾害的研究领域,控制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5.
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面临形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加快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方法]文章在系统梳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文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秸秆利用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我国秸秆综合利用从时间序列上,可以划分为起步阶段、强力推进阶段和攻坚阶段。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能源结构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农作物季节矛盾突出等,成为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当前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存在四大方面问题:秸秆还田成本较高,区域技术规范和技术适宜性缺乏;受"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秸秆产业化利用发展困难;秸秆收储运成本高,技术装备水平低,用地、运输问题尚未解决,收储运体系建设不健全;关键性政策工具尚未破题,缺乏普惠性、针对性的资金扶持。[结论]针对形势与问题,提出了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的4条对策建议:开展县域秸秆全量化利用、分区施策确定秸秆利用方向、加强政策工具集成创设、扩大试点示范引导。  相似文献   
116.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实施的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层次差异,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现状、实施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具有层次性;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参与过程,但总体上说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较多.公众参与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增加规划透明度和公开性,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改进和完善参与方法,重视公众的监督修改意见,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的转移,保障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7.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统筹空间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等,对北京市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特别是国土资源领域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市国土资源科技发展要从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18.
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详细分析了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实况,综合得出长春市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小,但利用率低的土地面积较大,长春市土地利用只有走内涵挖潜的道路.同时指出经济容积率对比法是从微观方面考查具体宗地的土地利用程度,其属于单指标评价,倾向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是从宏观方面考查所有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其综合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效益评价,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是符合未来土地利用趋势的.但从当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应注意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单指标评价与综合评价相补充,其评价的结果才符合当前我国经济与土地利用实际.  相似文献   
119.
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对国际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交易类别、成交量价格及国内碳排放交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气候交易所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20.
我国农业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该文分析了我国处理农业废弃物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数量、产气量、区域分布及沼气工艺类型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沼气工程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我国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