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9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财政金融   1207篇
工业经济   118篇
计划管理   794篇
经济学   802篇
综合类   812篇
运输经济   13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617篇
农业经济   103篇
经济概况   6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群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敏  田蕾 《金融论坛》2006,11(10):42-4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个人理财市场的细分还很简单,尚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多层次的分析。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借鉴“家庭生命周期”的分析思路,选取人口统计变量和家庭生命周期变量等综合指标作为客户细分变量,对给定的调查样本实施市场细分。为此,本文利用方差分析探讨了一般客户、重要客户、未来潜力客户和战略客户4组客户理财个性的差异性以及对银行理财服务质量期望的差异性。同时,还分析这组客户对主要理财工具、理财产品的需求特点,并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制定出4差异化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2.
任建军  杨林 《金融论坛》2006,11(11):16-22
信贷退出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风险—收益对称原则,二是成本—收益均衡原则。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能够较好地掌控风险的时期是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判断何时为最佳退出时机必须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企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财务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信贷进入的行业、区域、企业以及信贷产品制定相应的退出策略。信贷退出路径包括直接退出和间接退出,商业银行应首先考虑间接退出。商业银行信贷退出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转换观念,建立行业信贷分析预警退出机制、区域信贷退出机制、客户退出机制、信贷退出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3.
纪福星 《金融论坛》2006,11(11):31-35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市场化经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业务发展质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市场化运营中加以衡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面临的提高经营绩效、增强经营透明度和股市多变对稳健经营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从转变经营理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实现信贷业务均衡有效发展等方面,加强各项发展要素的整合,从不同层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业 《金融论坛》2006,11(12):22-26
公司治理机制是现代公司制度的基本架构。从公司制度诞生至今,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始终和公司的健康运行密切相关。由于商业银行区别于一般公司的特殊性,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一直是国际银行业所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和制度两个层面分析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这种变化趋势对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借鉴意义。作者认为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利用市场竞争的力量来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注重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的结合,注重法律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作用,实现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5.
导航产品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薛鸿健 《金融论坛》2006,11(12):55-59
长期以来,产品易于被竞争对手模仿及保持市场优势时间短,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瓶颈”。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需要经历机制性的组织变化才能逾越产品创新的难关,因而要求在组织管理层中有能动的“导航者”。导航者的作用在于使组织的创新机制运作顺畅、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团队及引入合适的创新技术,从而改善组织的产品创新效果、塑造组织的产品创新文化。有鉴于此,要求导航者要具备必要的知识、投入足够的精力及承担潜在的风险。本文通过案例银行的具体产品创新实例,分析了导航者如何导航产品创新的开展,使理论与实际结合,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不良资产问题是困扰全球银行业的一个难题。事实上,不良资产问题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时常要遇到的问题,许多国家为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同样面临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处置艰难的障碍。由于不良资产问题事关金融体系的稳定,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积极性,因此,面对不良资产形成与处置中的困难与问题,从研究不良资产在制度、法律、社会信用及银行自身的组织及管理机制出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途径和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The last thirty years have witnessed the appearance and rapid expansion of Islamic banking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Islamic world. Islamic banks provide financial products that do not violate Sharia , the Islamic law of human conduct. The Islamic principles upon which the banks claim to operate give an important role to social issues. Applying these principles, we develop a benchmark set of social disclosures appropriate to Islamic banks. These are then compared, using a disclosure index approach, the actual social disclosures contained in the annual reports of twenty-nine Islamic banks (located in sixteen countries) to this benchmark. In addition, content analysis is undertaken to measure the volume of social disclosures. Ou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social reporting by Islamic banks falls significantly short of our expecta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also suggest that banks required to pay the Islamic religious tax Zakah provide more social disclosures than banks not subject to Zakah .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9.
基于资本必须覆盖风险命题的要求,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决定了银行的资本规模和资本的配置,银行资本管理实质上等价于风险管理,资本约束实质上就是风险约束。资本软约束是制约中国商业银行成长的主要障碍之一,但仅仅致力于资本充足率问题的解决并不能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成长,风险约束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成长的瓶颈。只有从制度、技术和经营战略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业务增长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尽快实现成长模式由资金约束到资本约束的转变,中国商业银行才能在效益、质量和规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10.
按照入世协定书中的开放时问表,我国在入世5年后也即2006年底将实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深远影响:一是在政策层面,经济政策、金融政策、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将使金融业的进入门槛降低,从而带来竞争主体的多元和竞争的更加市场化;二是在市场层面,客户的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客户的议价能力的提高造成客户对银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三是在竞争层面上,竞争主体、竞争模式和竞争手段的改变将使银行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局面。为应对上述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运用不同战略,以期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