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7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财政金融   454篇
工业经济   249篇
计划管理   918篇
经济学   1808篇
综合类   1393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24篇
贸易经济   2934篇
农业经济   495篇
经济概况   1561篇
  2025年   2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874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847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665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05年面板数据,对FDI与外贸的环境污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外贸易与FDI整体上都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其中,进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出口与FDI加剧了中国环境污染;进口贸易可抑制环境污染,但作用比较小;人力资本具有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环境污染的双重功能.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调整出口与引资政策,发展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32.
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贸易结合度、RCA指数、相似度指数、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对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农产品贸易结合度不断提高;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效应,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市场扩大效应。  相似文献   
33.
我国加工贸易区位分布及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圈和各省份等三个角度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区位分布及变迁的特征;然后归纳了影响加工贸易区位分布及其变迁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布局的对策。  相似文献   
34.
熊建军 《科技和产业》2013,13(9):98-103
《TRIPs协议修正案》的出台标志着药品专利技术政策国际协调的新成果。作为一种回应措施,美国纷纷签署一些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未能重申药品专利政策国际协调成果中的重要原则和标准,扩大可专利种类和范围,明确否认《修正案》平行进口,限制《修正案》强制许可制度和措施,增加许多新条款应对《修正案》,延长专利期限。  相似文献   
35.
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从经济发展、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技进步等方面架构起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分析评价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力图为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套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6.
根据Lall(拉尔)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角度,对浙江省1999年~2010年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证明,该阶段.浙江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整体上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存在不合理现象,进一步优化技术贸易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需求偏好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趋势日益显著。数字技术的发展让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得以显性化,同时个性化需求驱动了数字贸易的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消费者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开始在数字贸易中居于核心地位。数字贸易中消费者行为方面的有关内容,包括消费者搜寻与购买决策、消费者反馈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注意力与信息过载。数字贸易中消费者权益方面的有关内容,则包括数字贸易对消费者福利的利弊影响、消费者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相似文献   
38.
During the 1980s, increasing number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unilaterally liberalized their trade regim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is dramatic shift from protectionism toward freer trade. South Asia, Latin America, and East Asia have implemented extensive reforms, yet each region has shown a distinct difference in approach and in the degree of liberalization actually achieved. Latin America stands out as moving sharply toward the level of openness of the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NICs). Only in Africa is there little progress toward freer trade.  相似文献   
39.
    
The paper analyses the optimal pricing of the product quality scheme when concerns for relative standing exist among consumers. We demonstrate that if the proportion of high‐value consumers is over (respectively, under) 1/2 of the total consumers, a firm has an incentive to select a large (respectively, small) quality gap among products. Therefore, there exists a cut‐off level for status concerns, which eliminates quality differences, and the firm assigns the same quality to all the consumer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sumers’ qualities will reflect distortions at the top and bottom. Accordingly, the firm's profit depends on which consumer category is larger.  相似文献   
40.
本文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了亚洲8个主要国家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要素禀赋的差异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而产生了要素相对价格差异,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比较优势显示了不同的比较优势变化趋势;这些国家贸易特化系数估计值的差异意味着他们的农产品贸易存在互补机会;三个东亚国家和两个东盟国家的比较优势变化模式属于典型的变化模式,但是马来西亚和印度的比较优势则显示了异常的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