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6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206篇
工业经济   352篇
计划管理   894篇
经济学   904篇
综合类   390篇
运输经济   62篇
旅游经济   92篇
贸易经济   453篇
农业经济   573篇
经济概况   593篇
  2025年   86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394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公共绿地具有承载居民休闲活动和自然生态功能的双重属性,是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压缩能耗和吸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手段之一。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融合生态网络功能、产业发展以及创造城镇特色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首先,小城镇公共绿地需要深化与延伸上一层次生态网络的格局,充分体现镇区在低碳建设区域分工中的生态职能;其次,镇区公共绿地必须与该板块农业产业布局相融合,实现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在嘉泽镇区公共绿地实践中,从构建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格局入手,通过产业化的经营思想和低碳生态化的布局手法进行滨水绿地设计,配以本地花卉苗木与景观小品,最终形成特色化的滨水公共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42.
针对目前碳源评估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省、城市层面,而乡村层面的研究十分有限,且大多数现有评估方法难以适用于乡村这种开放的、大尺度的系统等问题,构建了一套面向乡村用地规划的碳源参数化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碳源评估清单的构建、碳排放因子的估算、基于调整系数的碳源评估公式的提出、参数化评估系统的搭建这4个关键环节,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详细的技术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多情景比较的实际规划案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体现其科学性和高效性,该模型可为低碳乡村规划提供一个实用的定量化工具。  相似文献   
43.
    
The Kyoto Protocol foresees emission trading but does not yet specify verification of (uncertain) emissions. This paper analyses a setting in which parties can meet their emission targets by reducing emissions, by investing in monitoring (reducing uncertainty of emissions) or by (bilaterally) trading permits. We derive the optimality conditions and carry out variou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ur applications suggest that including uncertainty could increase compliance costs for the USA, Japa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entral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might be able to gain from trading due to higher permit prices. Emissions trading could also lower aggregate uncertainty on emissions.  相似文献   
44.
We examine whether climate benefits warrant policies promoting biofuel production from agricultural crops when oth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are accounted for. We develop a general economic-ecological modelling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analysis of biofuel policies. An economic model of farmers' decision making is combined with a biophysical model predicting the effects of farming practices on crop yields and relevant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ey include GHG emissions over the life cycl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unoff, and the quality of wildlife habitats. We apply our model to crop production in Finland. We find that under current biofuel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case for promotion of biofuels is not as evident as has been generally thought. Only reed canary grass for biodiesel is unambiguously desirable, whereas biodiesel from rape seed and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wheat and barley cause in most cases negative net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Suggested policies in the US and the EU tend to improve slightly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biofue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5.
This paper analyzes a model of aid allocation equalizing the opportunity between recipient countries to reach a common poverty reduction goal. We propose a fair and efficient aid allocation based on a multicriteria principle. The model considers structural handicaps in recipient countries in terms of lack of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vulnerability, their initial poverty, and the natural gap between the growth rate required to reach a development goal and the observed one. We show that our proposed aid allocation favors poor and vulnerable countries with our multicriteria principle. It substantially differs from the observed allocation. Analyses also shed light on the impact of the donors' aversion to the low natural growth gap in recipient countries on the optimal aid allocation and the marginal efficiency of aid.  相似文献   
46.
国内外碳交易需求增加很快。广东碳市场的发展,有碳生产力居全国前列、碳减排技术创新能力强、泛珠区域合作密切等优势;也有减排约束不强,企业诚信不足,金融服务欠缺等制约因素,还有相关国际规则变化和交易所竞争的风险。可取的对策是:加强省内减排约束,逐步发展强制减排;发展碳交易市场的国内外合作;开发碳金融产品,加快减排技术创新;稳步设置交易机构,防止业务过度竞争;利用规则和技术条件,培养使用碳交易人才。  相似文献   
47.
面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而且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比发达国家更甚。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由于技术和资金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的最大障碍,所以文章侧重分析了如何在国际合作框架下实现低碳技术转移和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48.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江西作为能源资源匮乏的省份,发展低碳经济是弥补劣势的重要手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江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应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49.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正在谈判过程中,最终确定的减排机制可能对我国海运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国际海事组织推广的"技术、运营和市场"减排方式中,效率机制是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在技术和运营方面,旨在提高船只效率的船只设计效率因子和船只能效管理计划是重点研究的内容,提高效率也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国际海运减排形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为我国海运发展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唯一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机制,通过几年的实施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文章将对清洁发展机制与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效率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如何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来分析我国海运行业对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效率机制的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50.
通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0-2009年人均GDP和C02排放量的面板数据,建立变截距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对CO2排放量的影响,建立变系数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对CO:排放量影响的地区差异性,运用聚类分析了各省能源利用结构差异,最终证明经济增长并非是CO2排放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我国可以实现CO2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