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39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164篇
经济学   239篇
综合类   200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42篇
贸易经济   149篇
农业经济   49篇
经济概况   1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Microfinance programmes like the Self Help Bank Linkage Program in India have been increasingly promoted for their positive economic impact and the belief that they empower women. However, only a few studies rigorously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microfinance and women’s empowerment.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is discussion by arguing that women’s empowerment takes place when women challenge the existing social norms and cultur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well‐being. It empirically validates this hypothesis by using quasi‐experimental household sample data collected for five states in India for 2000 and 2003. A general model is estimated by employing appropriate techniques to treat the ordinal variables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the Self Help Group (SHG) on women’s empowerment for 2000 and 2003. The results strongly demonstrate that on averag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 in the SHG members group. No such significant change is observed however, for the member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elegance of the result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group of SHG participants show clear evidence of a significant and higher empowerment, while allowing for the possibility that some members might have been more empowered than others.  相似文献   
52.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电子制造业农民工就业的现状可以概括为:电子制造业产业升级与劳动力素质偏低之间、企业掠夺式用人方式与劳动者寻求自身发展之间以及市场机制自发作用与宏观经济调控之间的深刻矛盾。农民工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成本高、工资待遇低、自身素质低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农民工非自愿失业的对策主要有: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造一体化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薪酬待遇等。  相似文献   
53.
从"两欠"贵州发展的实际出发,旨在揭示城乡二元结构下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关系形态,并着重探讨两者之间的不和谐、不协调乃至矛盾与冲突。从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态度评价看,呈现出彼此"肯定"的倾向,但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对立情绪",进而造成双方的排斥性心理;从矛盾冲突看,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不协调、不信任、相互排斥;从失调原因看,主要源于社会互动有限、利益冲突明显、政策歧视存在、"二元心理"突出。提出认真理顺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决策;校正舆论导向,营造社会氛围;优化管理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深化制度改革,消除政策排斥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4.
中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已经演变成具有"二元"特征的劳动力市场,其中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差异不能仅仅用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来解释,它还与城市政府的选择性管制有关。虽然中央政府已经逐渐取消针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性限制,但地方政府借助户籍制度实行的隐性、间接管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配置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是外来劳动力在职业选择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基于东部9城市的抽样调查数据,结合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假说,考察了农民工家庭城乡消费的影响因素。总体来看,农民工家庭消费的3/4发生在城市,且城市消费比重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农民工家庭的城乡消费有着不同的决策机制,但都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人均住房资产是影响城市消费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
农民工问题是第二次转型背景下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就是要实现农民工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即农民工市民化。残缺的市场主体、公共产品的边缘人以及失范的利益表达,既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也是进一步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赋权基础不稳固、维权方式不健全等权益缺失问题,是造成上述困境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对农民工市民化中的权益予以重构。同时,将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和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中的政府责任,作为权益实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57.
农民工的就业与培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农民工就业难往往更多地归结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水平较低这一原因。事实上,对农民工培训的不到位更是深层原因之一,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现有就业制度安排和农民工培训制度安排的不合理,造成了既定制度目标的漂移。解决问题可以采用建立“政府采购促进就业培训”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58.
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凸显。但从社会地位来看,农民工群体处于一种"底层精英"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们在城市社会中处于社会的底层;另一方面,在农村社会中,他们却属于精英群体。农民工对新农村建设包括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政治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9.
经济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主力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也是企业对其管理的机会与挑战。文章以新生代农民工特有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为出发点,寻找人际关系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相符的契合点,分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中,转变并创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和员工个人价值实现的双赢。  相似文献   
60.
研究唐代小说的视角众多,从文化学角度将小说和时代文化结合起来是其中一种。唐前期小说集《纪闻》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阅读《纪闻》小说文本,进一步探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唐代宗教及民间信仰、女性生存状况、中外交流情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