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86篇 |
免费 | 289篇 |
国内免费 | 16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61篇 |
工业经济 | 674篇 |
计划管理 | 1933篇 |
经济学 | 1636篇 |
综合类 | 1358篇 |
运输经济 | 35篇 |
旅游经济 | 66篇 |
贸易经济 | 943篇 |
农业经济 | 591篇 |
经济概况 | 14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158篇 |
2021年 | 296篇 |
2020年 | 295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38篇 |
2017年 | 197篇 |
2016年 | 231篇 |
2015年 | 312篇 |
2014年 | 698篇 |
2013年 | 615篇 |
2012年 | 774篇 |
2011年 | 1016篇 |
2010年 | 767篇 |
2009年 | 647篇 |
2008年 | 675篇 |
2007年 | 546篇 |
2006年 | 453篇 |
2005年 | 221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44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实证考察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3年~2010年相关数据,运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计算公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从纵向和横向(城乡差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指出制度模式、农民的收入水平、制度保障水平、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以及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便捷性等问题是造成"新农保"覆盖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并从加快制度推进、提供多种制度模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制度保障水平以及以家庭为参保单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首先评论了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能源、经济、环境三元发展系统体系;然后构建了以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4个子系统为基础的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并以此为依据,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山东省能源经济2000-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评估,并将其与全国的平均情况进行了横向对比;最后根据评估结果给出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开发与节能并举的节能优先战略、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建立能源经济预警机制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以建筑节能为出发点,阐述了我国目前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主要种类,重点介绍了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优势及应用实例。XPS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一种现场成型的外墙外保温技术系统,其施工质量同材料性能、施工操做、施工条件等很多因素有关,对施工过程及所选材料层层把关,消除一切质量隐患,这样才能确保XPS板外保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并通过热工计算,表明了工程中采用XPS板外墙外保温技术,可达到65%节能标准。 相似文献
44.
本文运用中国工业31个行业1998年-200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能源价格、FDI的进入程度、进出口商品结构、工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和R&D投资强度对中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价格的上涨对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降低FDI的进入程度与R&D投资强度都有助于降低工业特别是高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降低高能源强度行业的出口额在工业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利于降低高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对工业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降低高能源强度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在整个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助于降低全工业行业和低能源强度行业的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45.
本文依据1985~2009年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和GDP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能源消费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存在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为保持江苏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运用各种措施,通过政策的有机组合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6.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在智能化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探究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实现智能能源、智慧能源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4-2016年中国省级平衡面板数据,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智能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研究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调节作用。得到的结论如下:(1)智能化促进能源效率,即增加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随着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智能化对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加强;(3)环境规制加速智能化对能源效率的正向作用;(4)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智能化更加促进能源效率;(5)不同地区智能化对能源效率的作用不同,西部地区智能化的作用最弱,但调节作用最大。政府和企业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完善环境规制和合理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来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47.
Hwok-Aun Lee 《Asian Economic Policy Review》2023,18(1):97-119
Malaysia's New Economic Policy (NEP), promulgated in 1971, established a two-pronged national social justice agenda of poverty reduction, and social restructuring or pro-Bumiputera affirmative action. This distinction of these policy objectives must be appreciated, but various misconceptions, especially regarding affirmative action, have resulted in polarization and stalemate after 50 years of the NEP. Social justice and affirmative action must be conceptualized and evaluated with clarity and rigor, with policy objectives, mechanisms and outcomes aligned. Malaysia needs to systematically formulate a new social justice paradigm, building on the NEP and anchor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fairness. In the affirmative action sphere, this framework must focus on developing cap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balance identity, need and merit in the allocation of opportunity. 相似文献
48.
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出发,结合产业组织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体系,包括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资源配置、理论模式、运行机制等;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现状、障碍及风险预测预警机制;从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研发及全球化等方面实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选择。太阳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对深化再生能源健康发展、规范可再生能源市场、保障能源安全、丰富产业经济学与能源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9.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50.
本文选用1990~2005年期间我国六类能源的消耗指标,从时序维度考察了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产量变化与其能源消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有色金属工业的产量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环境的恶化,这一结论对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取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