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92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5篇 |
工业经济 | 98篇 |
计划管理 | 432篇 |
经济学 | 954篇 |
综合类 | 202篇 |
运输经济 | 29篇 |
旅游经济 | 102篇 |
贸易经济 | 201篇 |
农业经济 | 840篇 |
经济概况 | 3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34篇 |
2022年 | 169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240篇 |
2019年 | 165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158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140篇 |
2013年 | 248篇 |
2012年 | 243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171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118篇 |
2006年 | 112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文章基于区位熵指数研究了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空间分异,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辐射省市2003~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经济溢出效应,且物流产业集聚经济溢出效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中部、西南部、西北部三大区域的比较分析,表明西南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的经济溢出效应最大,东中部地区次之,西北部地区最弱;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东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向集约式转变,而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992.
通过重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测度了2007-201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水平及其空间特征,基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视角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以检验环境规制对城市化质量的门槛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省市城市化质量总体上逐步提高,但省域差异呈现出"四降四升"的双W型波动变化趋势。城市化质量省际间存在空间集聚分布格局,但异质性有所增强。冷热点空间格局表现出"东热西冷"的分布规律,环境规制对城市化质量具有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质量具有驱动作用,而能源消耗和收入差距则抑制城市化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区位熵指数描述了2012-2017年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格局,同时,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面板模型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京津冀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利用偏导数矩阵的方法对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了产业集聚和其他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当前阶段,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回流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引致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为负,起抑制作用;第三,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集聚作用较弱,产业资源错配、缺乏协同共享机制现象明显;第四,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入、技术创新、外商投资等控制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和金融投资对京津冀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94.
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可达性演变研究——以广佛地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句法在地铁可达性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但传统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可达性研究只考虑换乘的次数,而忽略各线路站点分布的影响,不能精细地反映各个站点之间的可达性差异。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句法的地铁可达性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改进的凸状分割方法,以每个地铁站点以及各个站点之间的线路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选择GIS中的网络分析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对广佛地铁可达性进行实证验算,揭示了不同时期地铁站点可达性分布和演变情况,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展现了该方法在地铁网络可达性分布的空间形态特征、演变过程及预测中的有效性,可为交通规划、地铁周边商业布局及沿线房地产开发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近代上海市民文化消费空间的形成及其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中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4):18-25
市民文化消费空间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表达方式。近代上海市民文化消费空间从四马路向大马路的拓展,不仅演示了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近现代化过程,亦表明了资本主义经营的一种空间策略———即它在生产实体性消费空间的同时,也在生产相应的文化心理空间。近代上海市民文化消费空间,在为市民提供必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之外,还承载着开展社会交往、传递近现代意识、融通中西文化、结构政治性“公共领域”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96.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日益凸显的留守家庭问题,核心成员的迁出对家庭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不同留守群体置于特定类型、特定区域,问题亦会有所不同。基于全国6省30县2378个农村家庭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村地区形成了近半数的留守家庭及留守人口,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配偶三类弱势群体分别占留守人员总体的10-20%,以空巢家庭、单亲家庭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家庭为主要类型。作为区域差异的例证,四川省、江苏省、吉林省分别代表西部、东部和东北地区,倾向于形成三种独特的留守模式,其中西部省份留守家庭比例高,留守群体数量大,留守家庭问题更显突出。 相似文献
997.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界各国无不对其空间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对具有特殊复杂性的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探讨。首先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分为城乡建设规划、发展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不同系列规划进行了梳理,然后分析了其存在的种类繁多、发展不均衡、法制化建设落后、协调性差等问题,最后从明确目标、确立基本策略、确定基本框架、调整部门职责和权限、理顺规划层级关系、推进法制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地区间财力差异的空间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3—2012年各省地方财力数据进行泰尔指数的计算分析,综合考虑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经济规模权重和人口规模权重,较为全面地量化考察了省际财力差异在全国范围和八大经济区域范围内的单调收敛和波动特征。在对财力差异进行区域间和区域内的空间分解后,进一步解析了形成系统差异和个别差异的内在原因,为调节地方财力差异的转移支付设计和提高财政均等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99.
历史现在时这一语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时空概念隐喻理论,它反映的是源域“空间”到目标域“时间”上的映射,是空间上的远距离转换成了说话人心理空间上的近距离。从时空概念隐喻的角度来对历史现在时进行隐喻认知分析,就能够合理地解释历史现在时所突现出来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矛盾,并且找到了认知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吉林省旅游空间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爱云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5-58,75
通过对东北区域旅游合作中三省旅游区位关系的判断,在分析影响吉林省旅游空间组织的旅游资源、旅游载体和旅游通道等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出全省旅游空间组织由点状、离散型向区域相对分散、点-轴-区结合格局的演变过程。随着东北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通道变化的驱动影响,吉林省将在培育重要旅游节点、优化旅游载体与通道的前提下,对旅游空间进行整合,形成适应旅游协作态势的"核心四边形"与"外围四边形"相结合,中、东、西三线贯通的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