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6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6篇 |
工业经济 | 28篇 |
计划管理 | 59篇 |
经济学 | 190篇 |
综合类 | 47篇 |
运输经济 | 2篇 |
旅游经济 | 9篇 |
贸易经济 | 41篇 |
农业经济 | 29篇 |
经济概况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01.
Scholarly and business publications alike convey the message that past and future strong growth in mobile Internet (MI) access and service demand has solely positive commercial implications for mobile network operators (MNOs). This position neglects the possibility that increasing MI use intensity may lead to demand decreases for the highly profitable short messaging service (SMS) and mobile voice telephony. The extant literature provides few insights on relations between MI use intensity, on the one hand, and SMS as well as mobile voice call use intens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study developed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impacts of MI use intensity and circumstances of MI use (e.g., device type, tariff scheme) on the demand for SMS and mobile voice telephony at the individual customer level. The hypotheses were tested by analyzing actual use behaviors of 304 MI adopters in Germany, for whom objective use intensity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billing system of an MNO. These non-reactive measures were combined with responses collected from the adopters through a telephone survey.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ough MI use intensity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affected both number of SMS sent and received, these effects were so small that their practical relevance is highly doubtful. Further, customers who used MI more intensively did not generate lower volumes of outgoing or incoming mobile voice connection minutes. Conclusions are drawn for MNO,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regulators and scholarly researchers seeking to explain the acceptanc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相似文献
502.
以2002—2011年41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动态内生性的框架下,考虑了公司治理机制间的交互效应,运用动态面板的SystemGMM估计方法,同时控制了三种内生性,以动态视角研究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风险承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机制不仅对当期公司风险承担有影响,而且对下一期公司风险承担有影响,并且前期公司风险承担对当期公司治理机制有反馈效应,这表明在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风险承担间存在动态内生性。研究还发现,公司治理机制在提高公司风险承担方面存在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503.
504.
魏殿金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5):87-90
官当、赎铜是宋代换刑的两种法定形式。宋代律敕兼行之下,其换刑制度既有唐律之制的因袭,也有宋代敕文的适时变革。官当适用的刑罚范围扩大,但适用的官范围缩小;赎铜在适当调整适用对象范围的同时,扩大了赎“刑”的范围,名为“赎铜”实则纳钱。 相似文献
505.
文章基于CES生产函数,推导出技术进步方向的测算方法,并据此度量了1993-2012年期间中国制造业部门地区间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向和偏向性程度。测算表明:在考察期内,资本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在大幅下降,而劳动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在上升。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原则出发,可以得到结论:在国家总量层面上,技术进步总体是偏向使用资本和节约劳动的;在地区层面上进行考察发现,中西部地区资本偏向性水平是最高的,其次是东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虽然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但其技术进步对于资本的偏向性水平反而比较低。据此,文章从要素供给角度,为全国总量层面上技术进步方向的决定因素找到了答案,也为地区层面不同技术进步偏向程度的形成原因找到了体制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06.
经典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之间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量生产函数的构造及其性质对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十分重要。通过简介和分析经典生产函数形式及其利用这些生产函数构造的经济增长模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生产函数的形式和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性质。然后通过替代弹性和技术替代率找到经典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它们在经济增长之中的涵义,以及简单评价生产函数和经济增长模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7.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定量研究了征收硫税对中国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1)征收硫税导致了部门的劳动、资本和能源投入结构发生变化,不同部门的要素之间替代情况不一,同时也导致了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2)随着硫税税率的逐步提高,减排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是递增的,且低硫煤由替代品转变为被替代品,其产出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3)在生产环节征收硫税,除导致能源部门的产出价格明显高于在消费环节征收外,对实际经济的影响两者差别微小;(4)在硫税收入留存于政府、返还企业以及返还居民三种使用方式下,征收硫税对实际GDP均产生负面影响,但影响较小,其中第二种方式对实际GDP和进出口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对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福利的负面影响居中。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08.
石油是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的资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振兴和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石油已经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解决石油安全问题,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建立起一个综合的安全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包括能源替代、节约和来源进口多元化,还应该涵盖建立石油储备和发展石油期货等措施,从各个方面来确保供给来源,规避价格风险,维护我国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509.
杨枝煌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58-64
中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长期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应该在改革与发展两大方面进行科学的战略替代。我国改革与发展必须逐步走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加强明确的战略规划性和持续的健康运转性,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10.
本文基于200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智能化发展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化发展整体上促进中国就业,在第一产业减少就业,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智能化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创造效应不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