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82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29篇
财政金融   3095篇
工业经济   699篇
计划管理   2708篇
经济学   4525篇
综合类   2803篇
运输经济   156篇
旅游经济   170篇
贸易经济   1915篇
农业经济   1333篇
经济概况   2403篇
  2025年   78篇
  2024年   269篇
  2023年   399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510篇
  2020年   757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1489篇
  2012年   1260篇
  2011年   1505篇
  2010年   1211篇
  2009年   1110篇
  2008年   1388篇
  2007年   1281篇
  2006年   1130篇
  2005年   821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从政策工具和产业创新链两个维度建构智能装备产业政策的分析框架。收集2012—2018年中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典型国家的智能装备产业政策文本,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研究发现:在智能装备产业政策上,各国均最为重视环境政策的应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呈现明显区别的是政策工具应用的种类“多而散”,环境政策工具应用最多,供给政策工具应用最少,人才政策工具并未得到充分的使用;在创新链的整个过程中,中国虽然更加重视后期阶段,但是却很少采取贸易管制政策来规范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2.
刘曦彤 《科学决策》2013,(11):43-69
自200S年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小额贷款业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但监管过严、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小额贷款公司的全国性监管政策的框架问题、尺度问题、定位问题,地方性管理办法在相应问题层面的突破及其中存在的困难入手,对我国小贷公司监管现状进行分析。基于现状,我们认为未来监管政策主要有三条可能的演变路径:合理化监管政策以保障小贷公司本色发展;放宽门槛以促进小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出台新规以引导小贷公司转型为金融公司。结合国际小贷发展的成功经验,本文又具体分析了三条监管政策演变路径的可能性、相应问题及解决途径,对未来政策的调整进行判断,为监管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
张辉菲 《科技和产业》2021,21(8):130-133
科技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人才评价是激励科技人才潜心研究的指挥棒.通过梳理国内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现状,分析广东省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发现广东省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当前存在的同质化、评价程序及体系不合理等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评价机制、更新评价指标、建立专业机构、创新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34.
赵青华   《重庆商学院学报》2010,20(1):101-108
关于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解答。无论是委托代理理论、信号理论、激励理论,还是契约理论,都有诸多的假设前提;而利用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又依赖于数据样本、计量方法以及公司薪酬、业绩等代理变量;因而,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理论模型研究,对公司业绩与高管薪酬的关系都未有定论。在研究我国公司高管激励问题时,还应将经济制度、法制乃至人文环境加入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3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 environmental policy designed to reduce the emission of pollutants under uncertainty, with the agent problem as an optimal stopping problem. We first analyze the two cases in which there are one agent and two competing agents by following Ohyama and Tsujimura (2005). When we consider a model of strategic agents, we need to analyze the external economic effect that is peculiar to an agent’s 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n, to improve and resolve these external effects, we examine three alternative political measures, comprising an environmental subsidy, an environmental tax and a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environmental subsidy and environmental tax promote environmental policy. However, they do not create an incentive to be the leader. On the other hand, an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not only promotes environmental policy but also creates an incentive for leadership.This paper was previously circulated under the title “Political Measures for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Policy with Induced Effects”. 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Masaaki Kijima for helpful comments. The authors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Alistair Munro and two anonymous referees providing detailed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his research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Daiwa Securities Group Inc. The second-named author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nt-in-Ai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 (2), 16310118.  相似文献   
36.
新形势下河北省与国际金融组织具有拓展合作的空间,如知识合作、民营经济发展,新的资金合作渠道等。为此,深化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的路径主要为:注重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加强管理,提高项目质量;立足实际,创新资金合作模式;与时俱进,争取世行新的贷款品种;提升素质,打造涉外队伍。  相似文献   
37.
朱三英 《北方经贸》2005,(11):36-38
目前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策导向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协调成为诸多制约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为更好地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政策导向与相关法律必须在制度设计、理论指导和政府角色的定位等方面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38.
关于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学者把优先权交给平等,有学者把优先权交给效率,有学者为了平衡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做了一个妥协,还有些学者认为政府管公平、市场管效率。无论怎样,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动态平衡,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39.
推定征税具有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税收公平的合理性,也有被滥用,从而侵害纳税人权益的危险。分析推定课税的权义结构,可厘清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在其中的职权与职责、权利与义务,并通过纳税人协助义务、税务机关推定征税权和纳税人异议权的相互制约和激励,以达成推定征税的正当与合理适用。  相似文献   
40.
碳市场形成的碳价格会影响制造业各分行业成本的变动,从而导致经济增长水平、能源消费量及要素市场价格的改变。采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GDP水平、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等数据,以每吨60元碳价水平为基准测算碳价冲击对制造业总体及各分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价冲击有助于提高制造业整体的增长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能源要素的需求,并可能改变要素市场上各要素的相对价格。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异质性,将27个目标行业划分为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研究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行业组在受到气候政策规制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低碳行业还是高碳行业,碳减排政策都有助于提升产出水平,但对这两类行业能源消耗的影响不同,其中高碳行业在受到碳价冲击时会增加资本要素的投入水平,以替代原有的能源要素需求;而低碳行业并没有显著减少对能源要素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