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中日茶叶农药残留标准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文章整理汇总了日本和中国1992年以来有关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据此在计量模型中建立了包含中日标准差异和日本茶叶农残修订严格程度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日趋严格的农药残留标准与中国对日茶叶出口呈负相关关系,但影响并不显著;技术性贸易壁垒在长期中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具有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2.
[目的]为客观了解黄淮海蔬菜主产区露地蔬菜地膜使用、回收和残留情况。[方法]文章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安徽省和县、河南省扶沟县、山东省寿光市和天津市武清区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开展土壤地膜残留试验研究。[结果] 4个县(市/区)地膜使用量相差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寿光市>武清区>扶沟县>和县;覆膜厚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占比较低;地膜回收率相差较大,武清区、寿光市地膜回收理想,分别达到100%和97.16%,和县为71.15%,扶沟县最低,为34.13%;回收的地膜处置方式相似,主要是填埋或废弃;和县、扶沟县和寿光市地膜平均残留量分别为18.10、3.31和1.39 kg/hm2。[结论]黄淮海蔬菜主产区的地膜使用量较大,覆膜厚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占比较低,地膜回收率差异大,一些地区回收率不高,回收的地膜以填埋或废弃为主要处置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问题。为加强地膜回收利用和降低残膜污染,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农户配合的源头控制、过程管控、末端循环利用等全过程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3.
用污泥焚烧残渣制生态砖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泥焚烧残渣、粘土、粉煤灰为原料,考察不同配比条件、焙烧温度对制得砖体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将污泥焚烧残渣、粘土、粉煤灰按30%、40%、30%质量比混合,在1050℃条件下焙烧6小时,制得的生态砖满足GB5101—2003优等砖要求;除Zn^2+离子外的重金属浸出浓度均低于Ⅰ类地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14.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近年来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食用菌菌渣随之大量产生。文章根据循环农业的理念和食用菌产业的特 点,重点分析食用菌对农林废弃物利用和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潜力,并提出建立以食用菌产业为纽带的 6种菌业循环模式,以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5.
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目前颁布的所有涉及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了分析,总结概括了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