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8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1篇 |
工业经济 | 70篇 |
计划管理 | 248篇 |
经济学 | 124篇 |
综合类 | 35篇 |
运输经济 | 7篇 |
旅游经济 | 19篇 |
贸易经济 | 92篇 |
农业经济 | 50篇 |
经济概况 | 20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73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了一种R11发泡的聚氨酯硬泡沫废弃物的环保处理工艺,探讨了相关的工艺参数计算问题,以及在年拆解10万台废弃电冰箱项目的聚氨酯硬泡沫处理系统的规划设计中进行了应用。处理工艺路线包括泡沫粉碎、发泡剂蒸发、混合气收集、除尘、储气、压缩、冷凝、节流以及发泡剂与空气的分离。工艺参数计算主要涉及主要工艺环节的热力学计算,包括破碎后的泡沫中的R11发泡剂的蒸发吸热、混舍气压缩功耗、冷凝过程的散热。本处理工艺解决了泡沫处理过程中发泡剂的回收问题,具有处理过程中耗能低、发泡剂分离回收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2.
孙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4,(11):12-15
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处理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是较其它处理方法更具优势的处理方式.既能有效地减少垃圾污染,又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环境效益.这种垃圾处理方式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3.
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产业化具有广阔前景和重大意义,但产业链价格理论与形成机制不完善制约着产业健康发展。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研究应以产业链协调发展为原则,政府管制为驱动力。用循环经济理论。兼顾我国现阶段废旧电器的垃圾和商品两个属性,从技术、经济、社会3个层次研究其回收再生利用物质、价值和行为3个形态循环机理与互动关系;从生产者延伸制出发研究产业链各主体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以产业链有效运行为目的,研究特许经营下再生利用补贴政策与实施机理,形成政府产业价格调控与管制方法,构建产业发展科学评价体系,形成价格市场竞争与合理补贴系统理论.提供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多。建筑垃圾资源化作为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理论,并采用建筑面积估算法对我国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进行了估算,进而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现状,并提出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5.
分别就《巴塞尔公约》、日本和我国对“废物”定义进行了分析,建议将“waste”翻译为“废弃物”,用“refuse”指代“废物”或“垃圾”;明确了“再生原料”(secondary materials)在不同场合的不同称谓——“再生原料”、“可以作为原料的废物”和“可循环资源(recyclable resources)”。根据“废弃物(waste)”的性质将其划分为“再生原料(secondary materials)”和“废物(refuse)”。对再生原料要进行回收再生循环操作,使其成为再生材料,最后流入市场;对于“废物(refuse)”,则按照环境法规,最终将其以填埋、焚烧等方式回归到自然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实地踏查和样方法,调查了合山矿区废弃地的植被组成和自然演替情况。结果表明:该地自然定居植物共87种,隶属于39科61属。主要包括禾本科(14种)、菊科(11种)、豆科(10种)。全部定居植物中,草本植物48种,木本植物34种,藤本植物5种。在废弃早期样地,植被主要是一些单种斑块和小群落,这些小群落组成结构比较简单,物种多样性低,群落不稳定。在废弃时间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各样地植被的植物组成相对较丰富,野古草、画眉草、四脉金茅、巴芒、黄茅草、纤毛鸭嘴草、马唐、五节芒等可在煤矿废弃地上成功定植,并成为植被中的先锋种和优势种,可作为废弃地植被恢复治理的优先选用物种。废弃矿区植被具有由裸地→草丛→灌草丛→灌木林演替的趋势,并且随着废弃时间的增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在10~15年的废弃时间内群落可自然恢复,程度可以逐步达到相对稳定的灌草群丛。研究结果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提高空压机能量利用率,解决空压机在夏季制冷效果差等问题,以新疆地区某煤矿空压机改造工程为例,提出了一种余热回收系统用以吸收空压机产生的余热。系统利用油水换热器将空压机产生的余热经一次循环系统传递到高温水箱,由高温水箱加热自来水制备洗浴热水。研究数据表明,系统全年回收余热相当于87 952 m3天然气所释放的热量,在冬季、夏季和春秋季利用这些余热可制备的45 ℃洗浴用水量分别为51.5,58.9和55.7 t。此外,经济性分析表明,系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预计为2.5 a。因此所设计的空压机余热回收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和使用价值,研究结果对矿区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推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探讨了决策者食物利用能力的不确定性如何引起食物浪费,并比较了食物浪费税和私人信息干预这两个政策工具对食物浪费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食物最优保有量决策一旦偏离其食物利用能力,就会引发食物浪费。虽然两个政策工具都可以有效地降低食物浪费,但是食物浪费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方向不确定,而私人信息干预却可以通过激发学习机制增强决策者对自身食物利用能力的认知,并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09.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LCA)法对比考察中国造纸行业在林木生产、工厂生产、运输、废弃物处理各阶段的CO2排放量。研究发现,2009—2021年中国使用废纸造纸造成的碳排将小于采用原木纤维进行生产造成的碳排量,即增大国内废纸回收将有助于中国降低CO2排放量。其中,约69%的碳减排效应均来自运输阶段,20%源于工厂生产阶段。通过分品类对比发现,箱纸板、瓦楞原纸和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的碳减排效应最为明显,2021年分别减少54 758、51 006、30 720万t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0.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进步,而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加及对水环境的破坏。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的STIRPAT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及长江经济带整体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存在着倒N型关系,长江上游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水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采取政策扶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调整产业结构及加速技术创新等措施,以期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