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82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180篇
经济学   111篇
综合类   44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130篇
农业经济   53篇
经济概况   237篇
水利工程   292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金鸡唾黄金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述异记》:南康雩都县沿江西出,去县三里,名梦口,有穴,状如石室,名梦口穴。旧传,尝有神鸡,色如好金,出此穴中,奋翼迥翔,长鸣响(彻),见之,  相似文献   
882.
古化湾闸位于今余杭市瓶窑镇东苕溪上游2.77km处,始建于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至今已历时800余年,在该闸维修过程中,获得了该古闸的结构、基础处理与防渗防冲技术,建筑材料与砌筑技术等第一手资料,并对造成历史上多次失事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83.
九洲江鹤地水库古洪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润滋  李华金  徐健 《红水河》2000,19(4):51-53
用地貌学方法估算了鹤地水库的古洪水,并与该水库的设计洪水作比较,为设计洪水提供了实证。  相似文献   
884.
通过引滦入津隧洞和雁田隧洞洞口施工的实例,分析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建成洞口的可行性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85.
千古一渠     
一 兴安古灵渠,镶嵌在桂(广西简称)北大地的璀璨明珠,流淌久矣,名气大矣。 那一年,郭沫若老先生到此一游,且行且叹,当即便赋词一首《满江红》:“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岸上。亲眼见,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大小,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将军墓,三人葬。听民间传说,目空君相。史禄开疆难  相似文献   
886.
887.
李军 《宁波通讯》2006,(10):36-37,I0008
一在宁波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骨制的古乐器——骨哨。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观的最早的乐器,它证明了中国音乐的历史可以上溯七千年。七千年后,在宁波的三江畔立起2个颇具现代艺术气息的建筑——宁波音乐厅和宁波大剧院。她们让高雅艺术在宁波有了自己的舞台。  相似文献   
888.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由古至今,边塞绮丽的风光是人骚客们尤其钟爱的,古丝绸之路更是华夏五千年明的体现。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明进程的合璧之路。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明联结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889.
影像2007     
《中国经济快讯》2007,(50):54-59
2007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都在发生着变化。回首过去的365个日夜,有感动,有欢乐,有泪水,更有责任。2008,我们怀着希望开始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890.
俄军 《发展》2008,(3):26-28
甘肃省博物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成的甘肃省“十大建筑”之一,典型的苏、欧建筑风格和绿阴环绕的环境,异常珍贵的文物和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在国内外影响甚大。甘肃位于祖国的西部、黄河的上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又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何发挥馆藏文物、老馆建设和改造、富有浓郁西北特色的资源,走出一条甘肃省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一直是我们认真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更是博物馆建设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