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31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218篇
经济学   124篇
综合类   30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83篇
农业经济   418篇
经济概况   268篇
水利工程   6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党的十八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动村庄五位一体建设成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山东省东、中、西部9个有代表性村庄的实地调研,运用深入访谈、参与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村庄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动态的研究。与此同时,项目组深入剖析了山东省村庄治理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提升对策,以期为山东省村庄治理状况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2.
993.
资本下乡在广大农村逐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资本盈利冲动与基层政府的政绩冲动合谋,共同完成了对村庄的再造与重构。农业经营失败,造成农村产业的空心化,村庄治理的虚无化以及失地农民的边缘化,严重危害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基层政府,应强化资本下乡的引导和监管;对于下乡的企业,应该尊重市场规律,致力于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94.
995.
迎龙村在开展村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夯实生态基础的过程中产生了建设成本高昂、外请施工方与老百姓易产生矛盾、创建成果难以维持等一系列问题,而村里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村内居住的村民以老年人为主,虽然近儿年村内各类工程建设不断,但本村村民除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外,往往没有其他赚钱的路子。  相似文献   
996.
村庄红色文化对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从红色文化保护和利用的角度,以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查汗都斯乡红光村为研究案例,挖掘村庄红色文化的潜在价值,分析村庄红色文化的政治引导、经济带动以及文化育人等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究村庄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村庄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期望为村庄红色文化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7.
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编制村庄规划、促进村庄整治的顺利进行成为规划工作者面对的一道难题.本文以北京房山区石楼镇夏村为案例进行剖析,探讨公众参与架构下村庄规划的新思路,把公众参与从体现规划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的手段变成规划决策的依据,使得村庄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利于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98.
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下,村庄规划建设也备受各界关注,如何在新形势下强化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结合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村庄规划建设中村庄的实际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形势下村庄规划该怎么走,如何做进行探讨,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999.
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华  范芳旭 《开放时代》2009,(5):104-125
本文要解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京山农村会形成一种类似自杀秩序的文化现象,并因此导致老年人的高自杀率。本文认为当地农村没有民间宗教信仰的基本形式,不信鬼神和祖先,对死后世界缺乏想象,因而对死后没有畏惧;同时由于对死亡的方式、时空位置缺乏神圣化的规范,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流于随意并较少忌讳,进而人们放弃了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个体能够自主处置自己的身体及确定自己的存在方式,包括对生命终结方式、时空的控制,这给自杀带来了很大的自主空间。在此基础上,当地对老人“没用了就该死”的普遍认可,为老人自戕生命提供了宽松的社会氛围和心理基础。由此,人们对老人自杀并不存在偏见,老人到一定年龄、遇到一定事情就更可能选择自杀,甚至认定他们“非要走自杀这条路”不可。由此,当地已然形成了一种老年人自杀正常化的村庄秩序。  相似文献   
1000.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事关乡村振兴大局,对中国农村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采用典型案例方法,从地方政府、村委会、村民三个层面,进行多维度案例解析,重点分析并考察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基层的实践逻辑。结果表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层实践既有政治逻辑又有经济逻辑,政府和村庄博弈力量交织共存。在政治逻辑主导下,由于考核要求和村庄发展等因素,地方政府会积极推进改革;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逻辑下,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考核标准、村庄自身经济状况等因素会影响村委会的改革实践,且优惠政策因素的影响力相对较高;未分红状态下,村民对改革的认知度相对较低,其参与改革的经济逻辑凸显,且不同村民群体对改革存在认知差异。基于此,地方政府在推行改革时应提高政策的普惠化程度,打造典型的同时应重视资源的均衡利用;适当放宽对集体资产参与市场竞争的管制,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庄改革获得感;采取差异化的宣传策略,提高村民的改革参与度与认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