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财政金融   117篇
工业经济   93篇
计划管理   303篇
经济学   174篇
综合类   35篇
运输经济   3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22篇
农业经济   379篇
经济概况   329篇
水利工程   1956篇
信息产业经济   42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1.
本文选取黄河流域1961—2020年90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SPEI指数、交叉小波变换和经验正交函数等方法探究流域干旱时空演变在年、季尺度上的特征,并结合气象因子,研究长期干旱与大气之间的遥相关性。结果表明,年尺度上,流域SPEI以0.102/10a幅度呈现干旱趋势,干旱发生频率为25.0%~38.3%,等级越低,发生频率越高;空间上,以景泰—固原—临夏—合作线为界,呈现西湿东干趋势;季尺度上,冬季干旱化趋势最弱,春季和夏季次之,秋季最为明显;EOF分析显示,流域整体以干旱分布为主,但是干旱情况呈现缓解趋势;交叉小波变换分析显示,MEI与SPEI相关性最高,表明流域内与气温和降水有关的干旱演变与ENSO事件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干旱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开展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为辽宁省西北地区农业防旱抗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ISDR)对农业干旱危险性的定义,分析了构成研究区作物干旱危险性的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标和模型。以2009年为例,通过利用降雨、土壤、农业生产类型及地形等数据计算了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数,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分级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数,并借助GIS技术,绘制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区划图。[结果] 2009年作物生长期间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由高到低排列为:朝阳市葫芦岛市锦州市阜新市铁岭市沈阳市。[结论]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区的划分,能够帮助政府管理部门为面临干旱威胁不同的区域建立适当的防灾方法和有效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3.
[目的]气候变化下跨尺度变量对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多数为定性研究,很少进行实证研究,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探索跨尺度变量在干旱影响生计脆弱性中的作用。[方法]基于黄土高原218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层次回归分析跨尺度变量在干旱影响生计脆弱性中的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干旱对农户生计脆弱性有显著影响。在干旱影响生计脆弱性的过程中,个人尺度的“户主年龄、感知的气温最大值、降雨量变化、干旱程度变化和灾后信息渠道”与农户尺度的“批发市场距离和集市距离”起到了调节作用; 农户尺度的“三代直系亲属的户数和生产机械指数”起到了中介作用; 而村庄尺度的“工程措施”,既没起到中介作用,也没起到调节作用。[结论]用中介和调节效应反映了跨尺度变量的交互作用,在跨尺度效应的实证研究方面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弥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这为制定减少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政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人民长江》2021,52(10)
地下水干旱是一种特殊的水文干旱,其发生会对长期依赖地下水资源的地区产生严重影响。将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反演的陆地水储量变化与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数据结合,估算中国华北平原地下水储量变化;并基于地下水干旱指数DSI(drought severity index)及奇异谱分析SSA(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探究该地区2002年4月至2017年6月地下水干旱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时间上,2002年4月至2017年6月,华北平原的地下水干旱指数DSI以0.02/月的速率下降,2013年6月华北平原出现地下水干旱;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华北平原地下水干旱情况加重。空间上,华北平原呈现中北部地区地下水干旱较南部严重的特点,中部和北部地区在2013年6月之后平均DSI低于轻度干旱阈值(-0.80),其中北部地区2016年6月出现DSI低于严重干旱阈值(-1.60)的情况。  相似文献   
95.
《人民珠江》2021,42(7)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频发,对自然生态系统及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区域干旱特征进行分析评估,对当地的抗旱减灾决策及气候变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基于雷州半岛1970—2019年的12个站点气象、水文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及游程理论对干旱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结合适线法、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雷州半岛地区近50年干旱历时和烈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雷州半岛近50年来的月尺度SPEI指数呈波动中逐渐下降趋势,且在近50年的时间尺度上呈现以约10年为一个周期的波动特征,其波动与ENSO影响相关,在ENSO冷事件年SPEI指数相对偏大,相反在暖事件年SPEI指数偏小,旱情凸显;(2)雷州半岛发生干旱灾害的烈度越大概率越小;(3)干旱情况地域差异较大,干旱频次、次均烈度高低及历时长短等指标在空间上均呈现为东北部地区向西南部地区逐渐加强的分布规律;(4)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频率地域差异总体表现为雷州半岛中南部和东北部地区发生中旱及以上干旱的频率高于中北部地区,其中雷州市南部及徐闻县旱情突出;(5)春冬季干旱易发,空间上春夏两季雷州半岛东北部和中南部地区旱情影响较为突出,秋旱则在中北部地区较为严重,冬旱严重影响区域为中南部。  相似文献   
96.
《人民珠江》2021,42(7)
对不同干旱类型之间传递阈值研究可有效分析干旱传递的发生规律和机理,特别是对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递阈值的研究。以东江流域为研究对象,计算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并基于游程理论识别干旱事件,提取干旱事件及其特征,包括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对发生时间全部或部分重叠的气象干旱事件和水文干旱事件进行匹配。对匹配后的干旱特征属性进行边缘分布拟合,验证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的历时或烈度之间的相关性,基于二变量Copula函数分别建立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特征的联合分布模型,计算不同气象干旱条件下不同等级水文干旱(中旱、重旱、极旱)发生的条件概率,取条件概率为0.95时对应的气象干旱历时或烈度值,作为气象干旱向该等级水文干旱传递的干旱历时(烈度)阈值。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气象干旱历时和烈度的最优拟合函数均为伽玛分布,水文干旱历时的最优拟合函数为伽玛分布,水文干旱烈度的边缘分布函数为广义正态分布。Gumbel-copula函数拟合干旱历时和烈度的效果较好。东江流域中旱、重旱、极旱等级的干旱历时传递阈值分别为6.9、8.3、9.4个月;干旱烈度的传递阈值分别为4.6、5.7、6.6。干旱传递阈值可以为水文干旱的预测以及防旱减灾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张越 《中国报业》2022,(18):94-95
气象宣传业务是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地域级气象宣传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以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等宣传方式方法促进地域气象宣传发展的创新升级路径,以此提高地域级气象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推进新时期气象宣传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99.
气象经济的到来使气象服务成为关注,本文通过气象服务的分类,分析了我国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必然性和客观性,借鉴国外气象服务商业化的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气象服务商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0.
阚风清 《中国经贸》2013,(4):130-131
实现信息化管理是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前提,本文就气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一套由项目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和查询统计六大模块构成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加强财务管控、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