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2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7篇
水利工程   3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昊明  蔡强国 《泥沙研究》2004,(2):76-80,F003
介绍了国内外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及国内外泥沙来源的主要研究方法;介绍了侵蚀泥沙的坡面~河道运移过程、坡面~河道耦合关系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河道泥沙存蓄与输移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现状;对比分析了目前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中几个主要模型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提出了我国未来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中应注重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2.
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情况研究及改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系统研究分析灌区内水盐平衡的关系,定量分析灌区盐分进入、排出和积累的情况,探讨总结灌区排水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提出避免灌区再次出现盐碱化危害加重的措施,并为今后灌区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3.
不同数学模型模拟非均质土壤溶质大尺度运移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长度为1250cm的非均质土柱中NaCl运移的试验资料,分别应用对流-弥散方程(CDE)、两区模型(TRM)、对流对数正态传递函数模型(CLT)、分数微分对流-弥散方程(FADE)和连续时间随机游走理论(CTRW)等数学模型对长土柱中溶质的运移过程进行模拟,对比各个模型的模拟结果,并从模型机理上分析模拟结果差异的原因,探讨各种模型描述非均质土壤中溶质大尺度运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DE、CLT和FADE难以描述非均质土柱中的不规则穿透曲线,但FADE对穿透曲线尾部的模拟精度比CDE和CLT有所提高;与CDE、CLT和FADE相比,两者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更好,在穿透曲线尾部CTRW的模拟值略大于TRM的模拟结果;两者不仅较好地描述了穿透曲线的提前穿透和拖尾等不规则特征,而且捕捉到了非均质土柱中溶质不规则运移程度随着尺度增加而减弱的变化趋势。尽管TRM和CTRW均能很好地模拟长土柱试验所研究的饱和非均质土壤中保守性溶质的一维运移问题,但对于复杂的溶质运移问题的模拟,TRM和CTRW各有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74.
据《农民日报》报道,201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针对我国土壤盐碱化危害严重现实问题,研发了多项能够快速洗盐、增强淋盐、高效控盐的滨海盐碱地水盐调控关键技术,集成构建了滨海盐碱地耕层高效控盐的水盐调控综合技术模式并于2011年年底问世。  相似文献   
75.
韩光 《民营科技》2014,(10):19-19
综放工作面开采Y型通风系统,两进一回Y型通风方式是适合无煤柱开采技术要求的预防和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最有效的通风方式;大大降低了回采工作面上半段沿倾向的瓦斯浓度递增梯度和上隅角瓦斯浓度,能有效地防止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的瓦斯积聚,为高瓦斯综采工作面的高产高效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6.
工作面封闭过程中,存在大量有害气体,存在引爆的危险。本文主要论述工作面封闭过程中封闭区内发生的化学反应;随着时间的变化区内气体的运移规律,以及影响运移规律的因素,为防治瓦斯灾害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77.
<正>田世澄,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出生,安徽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及天然气地质系。  相似文献   
78.
沟垄栽培措施为重要的农艺耕作方式,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沟垄规格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通过室内土箱模拟试验,探究了沟底宽度等沟垄规格参数对土壤湿润体的形状及水分分布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构建了湿润锋运移距离模型,模拟了试验工况下土壤水分输运过程,并验证了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后基于构建的运移距离模型确定了试验工况下3 a生枸杞栽培种植最优沟垄规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沟底宽度的增加,湿润体形状愈发扁平,湿润体中水分分布重心会随沟底宽度的增加而逐渐上移;土壤含水率等值线分布图与湿润体形状图大致相似,呈由密至疏分布格局;构建的湿润锋运移距离模型预测的水分运移距离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模型精度较高;试验工况下,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的3 a生枸杞栽培种植最优沟底宽度为22.50~28.90 cm。  相似文献   
79.
应用一步流动法快速测定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幻  吴家琦  侯蕊  黄志全 《人民长江》2020,51(2):160-165
实验室常用压力板仪进行常规试验测定粉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需耗费数月时间,效率不高。对快速测定粉土SWCC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压力板仪对粉土试样开展一步流动法试验;同时,用Hydrus-1D建立一维水分运移模型;结合模型对干密度为1.78 g/cm3粉土试样中溢出水量随加压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并得出VG模型中难以实测的参数α和n;根据参数反算出粉土试样SWCC并和压力板仪常规试验的SWCC进行对比。为了消除试验中加载压力过大可能造成的固结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还对干密度为1.65 g/cm3的粉土试样进行固结试验使其干密度增大为1.78 g/cm3,再对固结后粉土试样分别进行常规试验和一步流动法试验。对由两种试验得到的固结粉土的SWCC与初始干密度1.78 g/cm3粉土由两种试验实测的SWC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 一步流动法试验拟合的SWCC与常规试验实测的SWCC重合度高;② 一步流动法试验具有快速性和有效性;③ 由Hydrus-1D建立的一维水分运移模型得出的SWCC与常规试验实测的SWCC接近;④ 一步流动法试验结果不会受到固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以滴灌为代表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干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也改变了农田水盐运移模式。一方面,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减弱,减少了潜水蒸发带来的盐分,使得土壤盐碱化减轻;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洗盐水量,导致积累在土壤表层的盐分不能及时淋洗入深层,表层土壤盐碱化加重。本文通过回顾滴灌技术在干旱区的应用和研究,系统分析了滴灌条件下干旱区农田土壤水盐运移特点和盐分累积规律,概括了不同作物的水盐响应特征,总结了不同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盐数值模型,归纳了目前常用的土壤水盐调控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包括:进一步揭示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及累积特征,科学制定农田水盐调控方案;进一步揭示作物水盐耦合响应动力学机制,科学确定调控阈值;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盐运移和作物生长耦合模拟软件;构建基于生态格局的农田排水和区域盐分处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