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1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由胡适的"假说主义"的方法论的起源和胡适的"假说主义"的方法论与波普尔假说主义方法的比较研究两部分构成。通过阐述,可以看到他是方法论上的假说主义者。  相似文献   
92.
黎欣欣 《魅力中国》2014,(19):246-246
蔡元培与胡适两人虽有着二十余岁的年龄差。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教育背景,但二人在投身教育事业之时,二人提出的教育思想中完全人格的个性教育现、平民教育观、教育独立思想等方面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本文探讨了研究蔡元培与胡适的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93.
2009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向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发出《关于优先购买"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的函》,国家文物局经研究决定,对于"中国嘉德2009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第2833号拍品"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  相似文献   
94.
文章在提出翔实的统计数据和文献的基础上,指出用典是新诗的一种普遍情况。而目前对新诗的研究还存在诸多空白点。同时,由于西方典故和现代的典故都是古典诗歌所不具备的,新诗对这两种典故的运用给自身带来了不同于古典诗歌的新因素,因而对其进行归纳研究将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95.
张书克 《IT经理世界》2010,(11):127-127
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想要得到真正的民主,不妨像胡适那样,就从学习如何选举、如何开会开始。  相似文献   
96.
胡适是中国实用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生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胡适为什么在众多的理论和思想中就选定了实用主义思想呢?这是同实用主义哲学的治学方法与胡适本身所固有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存疑的精神以及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相契合所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7.
刘晓敏  马朝 《商》2013,(9):232-232
胡适受留学经历和杜威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形成了独具内涵的人权思想。他认为由由是不受限制和束缚的权利,反对统一思想,主张个性独立、思想言论自由和“容忍比自由还重要”的人权思想。他反对暴力革命,主张通过逐步改良的“和平改革”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统一国家。胡适的人权观是我国人权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二十世纪初国民人权意识的觉醒具有重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人权保障体制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
周恒星 《中国企业家》2012,(19):116-118
一段平实的回忆,一位落寞的先知想不到胡公公已经走了整整五十年了鲍士平略带伤感地说道。谢正刚、鲍士平夫妇的家坐落在加州洛杉矶长滩旁边的一座山岗上,从家中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可以望见远处郁郁葱葱的山林和波光粼粼的大海。在一个阳光  相似文献   
99.
这本关于沈从文的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也不是学院里的高头讲章,但我以为是近年沈从文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不仅有新材料,更有观察作家的新角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在面临很大的困境,因为这个学科涉及相当多的中国现代政治生活,而目前相关档案的解密程度极低,严重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公开的史料虽然也还有相当开阔的空间,但浮躁的学风和急功近利的学术制度很难让学院里的人安静下来,倒  相似文献   
100.
中国思想界的大变动,从十九世纪末康有为发其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完成,这三十多年是一个狂飙突起、怒涛澎湃的瑰异时代。以康有为、章太炎和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两代学人,用他们的宏伟气魄与有力笔触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共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陈平原先生的《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以下简称《中》)广征博引,资料丰富,视角独到,文采斐然。以章太炎、胡适为论述中心,借以勾勒一时代学术之走向,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研究,从个案分析入手,着眼于学术转型,以大量的论据严密的论证了晚清以及五四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学术的转型。《中》开篇论述中国近代学术在西潮东渐与旧学新知的岔路上无所适从,锁定戊戌、五四两代学人讨论社会思潮与学术风气,而选择章胡作为代表是因为两人都是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学者,并且二人学术思想上的交谊更突出两代学人的思路及追求的连续性。接下来作者各以两章的篇幅写了章胡在求是与致用、学术与政治等方面的艰难选择。不仅是对二人学术轨迹的总结,也是在描摹大时代背景下学人的尴尬处境。然后介绍了二人在一些学术问题上的观点与歧见,加以对比。最后平视诸子,着眼于影响全社会的思想潮流,在思想史背景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