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13篇
计划管理   160篇
经济学   47篇
综合类   26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10篇
农业经济   36篇
经济概况   91篇
水利工程   6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受毒死蜱污染的水源水,通过小试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混凝联用工艺对毒死蜱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对毒死蜱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当原水中毒死蜱浓度较高时,混凝后毒死蜱浓度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30 μg/L的限值,因此为使出水达标还需增加PAC吸附处理措施;针对原水中不同初始浓度的毒死蜱(超标5~50倍),调节PAC投量(10~60mg/L),吸附30 min后,再投加30mg/L聚氯化铝,经PAC-混凝联用工艺处理后出水中毒死蜱浓度小于30 μg/L,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PAC-混凝联用工艺可以作为水源水突发毒死蜱污染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2.
针对发制品生产废水水量大、色度高、氨氮和CODCr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了三级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显著,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3.
为了开发高效低成本、达到回用水质标准的污水处理工艺,本试验采用H2O2、Fenton试剂与活性炭联用对CODCr进行去除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200 mL水样,当pH为3,震荡强度为150 rpm时,Fenton试剂-活性炭联用与H2O2-活性炭相比,活性炭用量少200 mg,时间缩短10 h,CODCr去除率高17.6%。试验揭示了Fenton试剂-活性炭联用的反应机理:Fe2+与活性炭共同催化分解H2O2生成大量.OH,能快速氧化降解有机物,使CODCr浓度迅速降低。从工程应用角度和技术经济方面考虑,Fenton试剂-活性炭联用的pH值在5~7适宜;且处理成本更低。Fenton试剂-活性炭联用是处理二级出水CODCr高效、低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掌握关中地区渭河流域污水排放情况,依据2001—2009年关中地区污水及污染物主要指标COD排放量的统计数据,在分析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与人均COD综合排放强度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中地区渭河流域COD排放强度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近期该地区的COD排放总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近10 a来关中地区渭河流域污水排放量以年均6.7%的速度持续增长,COD排放量呈现波动变化的状态,2006年后COD排放量明显下降,年均下降率为5.8%;关中地区各市(区)工业、生活COD排放强度有所差异,渭南市单位工业增加值COD排放强度与人均COD综合排放强度均居各市(区)之首,应引起有关部门重点关注;预测2015年关中地区渭河流域COD排放总量为23.91万t,其中工业源、生活源COD排放量分别为3.23万、20.68万t。  相似文献   
25.
对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在实际工作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调整和控制方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使测定结果能更加准确地反应分析水体的污染情况.  相似文献   
26.
刘飞飞  买文宁  赵敏  姚萌 《给水排水》2012,38(1):138-141
采用酸析混凝—水解酸化—IC反应器—Fenton氧化—A/O—臭氧氧化工艺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中探索了酸析混凝工艺的最佳反应条件及水解酸化对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作用;研究了以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为主的后续工序反应控制参数。当IC反应器进水CODCr为2 800mg/L时,容积负荷为0.68kgCODCr/(m3.d),停留时间为3.6d;Fenton氧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 3.0、FeSO4.7H2O 0.003mol/L、H2O2/Fe2+为3∶1、反应时间2h;A/O水力停留时间为3d,臭氧处理工艺中O3投加量为0.133g/L,反应时间为10min。结果表明,此流程出水CODCr为260mg/L,氨氮小于25mg/L,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7.
济南鹊华水厂以引黄调蓄水库为水源,原水存在低浊高藻高臭味等问题,水厂原有工艺难以有效处理。为适应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水厂将"混凝—沉淀—过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为"中置式高密度沉淀—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吸附—V型砂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后的净水工艺对有机物、臭味等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生物增强活性炭(BEAC)工艺的生物稳定性,进行臭氧工艺对固定的优势菌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1.5~2.5mg/L,接触时间大于10min时,可有效杀灭进水中的杂菌,且产生的余臭氧量(小于0.25mg/L)不会影响后续工艺中优势菌群的生物活性。通过对比臭氧—BEAC和单独BEAC工艺滤料表面菌群组成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臭氧—BEAC工艺优势菌在活性炭表面始终占主导地位,菌种组成及生态结构未发生改变,有较好的生物稳定性。单独BEAC工艺运行至6个月时,菌群组成发生较大变化,优势菌数量减少。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运行6个月的臭氧—BEAC炭上形成菌体重叠的菌团结构,并有较多未被生物覆盖的滤料表面和空缺的地方。单独BEAC工艺活性炭表面粗糙结构较少,被大量污染物与菌团相互包裹的颗粒所覆盖。  相似文献   
29.
周建平  许龙  芮旻  沈飚  富良 《给水排水》2012,38(1):17-20
P市地表原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水中CODMn经常高达10mg/L以上,为此,在G水厂的扩建工程中,采用了两级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以保证出水水质安全。水厂运行结果表明,在活性炭吸附饱和后,一级炭池出水CODMn仍有3~5mg/L,需二级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才能使出厂水CODMn小于3mg/L。当前后臭氧分级投加比例为3∶2时,有机物的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30.
广州太古汇商业中心给排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州太古汇商业中心建筑总高度为211.95m,总建筑面积457 584m2。介绍了项目室内外给排水设计,包括给水系统、热水系统、中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游泳池系统等,最后统计了各系统的管材选用及消声与隔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