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水利工程   9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长委会清江隔河岩工程质量监理处几年来在对隔河岩工程建设质量监理中,做了5个方面主要工作:(1)强化对全体建设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质量意识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承建单位的创优意识;(2)统一质量标准,严格按部颁标准进行质量监督、控制和评优;(3)督促各承建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保体系,规章制度,促进质量管理工作走入正轨;(4)有重点地加强现场施工的质量监理、检测工作;(5)不断强化机构内部的自身建设。在监理工作实践中认为: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设计、科研单位承担自己设计的工程建设监理时,具有了解情况,掌握要害、注重协调、严格把关等优势,因而十分有利于工程建设,可以更好地为业主服务。作者在多年的监理实践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体会,可供同行专家借鉴。  相似文献   
92.
隔河岩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隔河岩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布置情况,根据技术评价对监测系统的仪器设备、观测项目及观测频次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3.
清江隔河岩大坝1998年变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8月8日,清江流域超过了千年一遇的洪水标 准,隔河岩大坝蓄水位高达203.94 m,超出正常蓄水位3.94 m,对长江下游防洪渡汛起了巨 大的作用。在进行隔河岩大坝1998年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中,选择3条横线(坝顶206 m高程、 坝体145 m高程和坝基),4条竖线(右拱座#10坝段、拱冠#15坝段、左拱座#21坝段和 重力墩#26坝段)的分析路径,采用物理推断法对变形量大的测点作了特征值分析;针 对呈多峰曲线型的监测数据,采用广义线性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变形模型;最后对大 坝工作状况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4.
 在简述清江隔河岩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隔河岩工程安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功能及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等。  相似文献   
95.
清江隔河岩电站压力隧洞环锚预应力衬砌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符志远  谢红兵 《人民长江》1997,28(7):19-21,24
隔河岩电站引水隧洞环锚预应力衬砌结构为国内首例,以下介绍了该工程隧洞料砌的设计情况。这一实践为大直径、高水头压力隧洞衬砌设计创造了新途径。研制成功的环锚系统已在该工程中应用,实现了无台座张拉施工。该项新技术适用于各种环形孔道预应力工程。  相似文献   
96.
监测物理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是大坝安全监测分析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参数优化的组合预测模型最优权的求解方法,并结合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副坝位移的实际监测资料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为大坝监测资料的分析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7.
王仲何 《人民长江》1997,28(8):12-14
清江隔河岩电站导流隧洞施工具有开挖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的特点,于1987年1月15日开工,同年12月15日完工通水,总工期仅11个月,创造了国内大型导流隧洞快速施工的新水平。在洞内最大过水流速转18m/s的条件下,通过采取措施,成功地将灰岩段顶拱钢筋混凝土衬砌改用锚、喷衬护,经过水考虑、锚、喷衬护未发生任何损坏。  相似文献   
98.
本文基于隔河岩工程原型位移监测资料,对大坝混凝土弹性模量进行反演,首先对原型位移监测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得出大坝位移统计模型,并分离出水压位移分量,再利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ANSYS获得理论水压分量,通过反演从而求出大坝混凝土的平均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此法获得的弹性模量接近真实情况,为评价大坝安全性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
对隔河岩水电厂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方法、试验项目及试验效果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