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水利工程   34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童广勤  余祖湛  钟言 《人民长江》2011,42(22):23-26
为了分析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在调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地质体受库水影响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概化、预测了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地质体影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地质灾害活跃性强度指数对库区地质灾害活跃性强度与面密度比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库区局部地段发生了较强的灾害体演变现象,符合新建水库初期蓄水库周滑坡、塌岸再造的通常规律;目前,库区地质灾害活动处于较强阶段;水库蓄水8~10 a后,区库地质灾害发生水平将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82.
陈磊 《人民长江》2012,43(9):8-12
清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表达形式和先进的装饰保护理念,主要应用于公共及市政建筑,用于大型水利枢纽建筑装饰保护尚无先例。三峡工程建设中,在广泛总结国内外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设计理念,以重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建筑物混凝土表面的适时修补,后期保护性处理作为长久保持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结构本色的主要技术手段,对确保枢纽整体建筑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三峡枢纽建筑物表面清水混凝土保护的研究与应用,初步形成了系统而可操作的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体系,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83.
蔡其华 《人民长江》2010,41(24):1-6
三峡工程是长江综合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汛期,长江流域干流和多数支流发生较大洪水,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及时拦洪、适时泄洪,有效削峰错峰,避免了上游洪峰与中下游洪水叠加给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回顾了规划确定的三峡工程防洪作用,简要介绍了2010年长江洪水特性,结合2010年三峡工程实际调度运行,分析了三峡工程的防洪调度方式及效果,探讨了与水库调度相关的几个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4.
施工及运行期三峡二期围堰防渗墙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工程二期深水高土石围堰,是三峡工程的关键工程之一,二期围堰堰体特别是防渗墙体的应力变形,是衡量围堰安危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现场施工工况,对三峡二期围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进行了应力变形有限元计算分析.根据塑性混凝土龄期选择相应的模型参数,考虑施工、运行时上下游水位变动对墙体应力状况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计算结果表明,从防渗墙体应力和应力水平看,三峡二期围堰在施工和运行阶段是安全的;上下游水位变动对防渗墙水平位移有较大的影响,随着上游水位升高和基坑进一步抽水,墙体水平位移将会加大.  相似文献   
85.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海云 《人民长江》2005,36(11):12-14,71
农业面源已成为引起库区生态环境问题、暴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贡献源。就农业面源的产生、分布、特征、形成进行了分析。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库区水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许多库湾、库汉处已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论证了农业面源对河流水质影响的形成机理,指出面源污染是未来水体污染发展趋势,潜在的污染问题。针对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提出了治理控制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6.
三峡二期工程大坝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的综合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2800万m~3,其中泄洪坝段及左厂11~14坝段混凝土总量约777万m~3。为保证混凝土施工在高温季节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配比设计优化、拌和制冷、遮阳、覆盖与仓面喷雾、通水冷却及施工管理措施等混凝土温控综合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7.
采用比尺为13.37的全水弹性模型,研究了三峡电站排沙底孔垂直提升闸门的动力特性、脉动压力和流激振动特性,并对不同上下游水位和门后通气与否对闸门振动的影响作了对比研究,同时还探讨了止水对闸门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闸门不会发生水力共振;通气时闸门上的脉动压力比不通气时小,频谱改变;在上游水位150.0 m、下游水位67.5 m条件下,门后通气可显著减小闸门振动,在其它水位条件下,由于门后水跃对闸门的冲击,门后通气反而加剧闸门振动.  相似文献   
88.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变形监测及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变形监测成果,对船闸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变形主要与岩性及地质结构、开挖进程,地应力释放等因素有关。对实测位移与计算位移也进行了比较并对船闸开挖完成后的最终变形进行了预测。最后认为,船闸边坡整体地质条件较好,只要施工得当加上及时支护,其稳定性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相似文献   
89.
三峡泄洪坝段纵缝灌浆后监测资料发现,纵缝缝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开现象。本文通过对纵缝开度变化监测资料的整理及三维有限元计算成果的分析,重点介绍泄洪坝段纵缝Ⅰ灌浆前张开度和灌浆后增开度的变化规律,纵缝开度变化成因的初步分析成果.以及纵缝灌浆后增开变形对大坝结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长江三峡工程移民规划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1991~1992年调查三峡工程移民迁移线以下居住人口84.75万人,移民规划建房总人口规模为110.56万人,如何妥善安置移民,确保库区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世人面前的一道难题.长江水利委员会通过总结以往移民规划的经验、教训,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在库区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三峡建设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编制了科学、求是的移民安置规划,为三峡移民安置的顺利实施和一期、二期移民验收合格,为三峡工程按时截流和如期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