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3篇 |
免费 | 72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工业经济 | 34篇 |
计划管理 | 24篇 |
经济学 | 15篇 |
综合类 | 9篇 |
贸易经济 | 18篇 |
农业经济 | 54篇 |
经济概况 | 15篇 |
水利工程 | 4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苏北平原河网区的盐城市射阳县某个典型圩区(面积12.73km2)为例,通过连续15个月对圩区内沟渠河流水体采样分析,研究苏北平原河网区中小河流地表水氮磷赋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小河流水体氮磷超标严重,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所有水样品总氮质量浓度均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ρ=1.0 mg/L),79%的总氮质量浓度超过Ⅴ类水质标准(ρ=2.0 mg/L);73%的总磷质量浓度超过Ⅲ类水体标准(ρ=0.2 mg/L),39%的样品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氮素和磷素主要以溶解态形式存在;硝态氮是溶解态总氮主要赋存形态,相应的比例约为60%,铵态氮比例最少,约为10%;溶解态活性磷是溶解态磷素主要赋存形态,约为80%。畜禽养殖相对集中区域地表水氮素和磷素浓度高于其他区域;中沟、干渠等小型河流水体在夏季存在水质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02.
层状土壤条件下地下滴灌水氮运移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土壤水分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和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方程,考虑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层状土壤地下滴灌施用硝酸铵(NH4NO3)条件下水氮运移的数学模型。利用均质砂土(S)、均质壤土(L)、上砂下壤(SL)和砂土夹层(LSL)四种土壤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指出,考虑土壤中灌水器流量随时间变化可稍改善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的模拟精度。利用验证后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灌水器流量(1.1、1.75和2.6L/h)、灌水器与犁底层相对位置对地下滴灌水氮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灌水器流量对含水率分布的影响不明显,但灌水器流量的增大可明显增加20~40cm土层硝态氮含量;灌水器与犁底层相对位置对水氮分布影响显著,灌水器位于犁底层中(埋深25cm)土壤表层干土层较薄、水氮向下运移深度较小,有利于减小土壤蒸发和避免水氮淋失。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广西玉林市的南流江及支流清湾江河道的水葫芦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侵占河道的速度几乎达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大量的水葫芦随波逐流,给南流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为此,应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遏制目前水葫芦失控的局面。文章在对南流江及支流清湾江河道水葫芦生长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水葫芦的泛滥成因及其对南流江的危害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6.
107.
作物的生长都必须依靠土地中必要的肥料和营养完成发育周期,合理地使用氮肥和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能够改善土壤和农作物品质。近年来大多数土地中的含氮、磷素不均衡,损耗流失比较严重,不易在土壤中积累,而现代集约型农业又对土壤中的氮肥和磷肥有着过多的损耗。因此,为了生产出能够促进作物生长的好肥料,对氮肥与磷肥质量的检验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氮肥和磷肥质量物理检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8.
109.
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综合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城市综合污水的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水解酸化-MBR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综合污水,除TP外,出水COD、NH4+-N、TN等指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出水再采用强化除磷措施(如投加化学除磷药剂等),可完全满足现阶段城市污水处理需要. 相似文献
110.
A model of farmer decision making i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uncertainties about soil fertility and weather affect the value of site-specific technologies (SSTs) using jointly estimated risk and technology parameters. Uncertainty can lead risk-averse farmers to apply more fertilizers and generate more pollution than in the certainty case. Ignoring uncertainty and risk aversion would overestimate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SSTs and underestimate the subsidy required to induce adoption. Accounting for uncertainties and risk preferences might explain the low observed adoption rates of SSTs.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SSTs would increase the incentives for adop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