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6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69篇
财政金融   728篇
工业经济   366篇
计划管理   1068篇
经济学   3128篇
综合类   1302篇
运输经济   55篇
旅游经济   90篇
贸易经济   1119篇
农业经济   379篇
经济概况   1434篇
水利工程   44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5年   20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348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520篇
  2013年   841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861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745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利用19982015年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将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与金融发展的交互项纳入到计量模型中,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金融发展和实体部门经济之间的增长差异。当金融发展增速超过实体部门经济增速24.34%时,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当增速差异不高于24.34%时,金融发展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福建省乡村旅游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系统分析思路构建乡村旅游增长机制的系统结构,从运行、动力、约束等机制探讨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旅游处于发展初步阶段,应从运行主体、职能活动、动力激励、约束限制等方面,加强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示范带动、重点突破,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多方参与、系统规划等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3.
R&D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前沿的部分,它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R&D模型将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归结于知识生产函数中两种投入要素——知识和资本的规模报酬,并且把经济的长期增长模式区分成三种类型:稳定性均衡、非稳定性均衡和半稳定性均衡。文章首次对知识生产函数进行实证检验,以此来判断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对2004-2006年中国24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稳定性均衡的类型,新知识的生产对知识和资本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经济会在某个增长率稳定下来,劳动力和资本存量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比例和储蓄率的上升,在长期内都不会改变这个稳定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关联协调度模型和耦合调度模型对重庆直辖以来三峡库区、各区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总体协调性较强,协调度呈M型;两者的协调度在区县间差异大,且出现时空差异;最后从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随着中央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不断开展,地方政府也开始试水现代国库现金管理。但由于起步比较晚,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仍存在国库现金收益较低、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质量,在分析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现状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引入介绍西方国家用于预测国库现金最佳持有量的Miller—Orr模型,并对下一步怎样提高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席晶  雷钦礼 《经济前沿》2012,3(6):43-51
目前关于产品种类扩大型和熊彼特质量改进型的技术创新内生增长模型均较完善,但缺乏同时纳入两类技术变革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构建了包含两类技术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综合分析了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并利用全素生产率核算方法进行了测算。测算发现在1995年至2009年期间政府有意识的技术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了12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政府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强度。  相似文献   
997.
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是公民福利增加的源泉,如何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城乡消费结构比较的视角,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及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是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小的重要原因;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差别,主要原因在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别,持续强劲的居民消费需要以居民的收入持续增加为基础。为此,应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合理的消费引导等方面来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以真正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8.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Kaleckian model of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that sets a budget deficit ratio as an indicator of fiscal policy and examines the short- and long-run effects of an increase in budget deficits and a rise in income tax rates on the economy. The key short-run outcomes are as follows. First, expanded budget deficit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ate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Second, the tax rate for wage income does not affect the rate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whereas the tax rate for capital income has a favorable impact on it.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raising the tax rate for capital income can be an important policy instrument for stimulating the economy. Third, we find that the economy exhibits a wage-led aggregate demand in the short run. The main long-ru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effect of expanded budget deficits on the growth rate is ambiguous, since a higher debt burden negatively influences the rate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and hence economic growth, despite the increase in demand caused by government borrowing. A higher budget deficit ratio thus raises the growth rate only if a certain condition is satisfied. Second, the tax rate for capital income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rowth rate. Third, the economy shows a wage-led growth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999.
投资水平严重不足,资金紧缺已成为制约江西经济发展的瓶颈。FDI可提升产业关联度、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江西FDI的战略定位构想是:建立生态产业集聚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培养“本土化”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28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结果显示,与东道国的贸易联系有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规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劳动力工资水平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