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44篇 |
免费 | 347篇 |
国内免费 | 33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篇 |
工业经济 | 8篇 |
计划管理 | 19篇 |
经济学 | 4篇 |
综合类 | 5篇 |
旅游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4篇 |
农业经济 | 8篇 |
经济概况 | 5篇 |
水利工程 | 28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26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78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159篇 |
2006年 | 136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81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理论对鳃片倾斜角α与β进行数值模拟方案的设计,通过采用Fluent软件中的欧拉模型,以鳃片3上表面的泥沙速度作为考核指标,对不同鳃片倾斜角下的分离鳃速度流场进行模拟。运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PPR)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鳃片β倾斜角对分离鳃水沙分离效果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鳃片α倾斜角的影响;当鳃片倾斜角的组合为α=60°与β=45°时,分离鳃中的速度流场有利于水沙的快速分离且水沙分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2.
靳美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14,12(1):65-68
河流生态需水研究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保障。以渭河干流宝鸡段为例,基于生态基流、输沙需水和自净需水三方面考虑,最终估算出渭河宝鸡段现阶段河流生态需水量为19.01亿m3。与渭河宝鸡段上游来水量相比,生态需水量缺口较大。最后从增加上游来水量、区段内的节水及控污、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若干针对性建议。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理论研究,也为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考虑到泥沙颗粒暴露度以及颗粒形状对泥沙起动流速的影响,通过概率论与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得到了非均匀沙起动概率公式,从而建立了起动流速与起动概率之间的明确关系。与实测起动流速对比表明,该公式能正确反映非均匀沙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34.
为确定永川火力发电厂三期工程的取水口位置,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3个取水断面附近的流场分布和泥沙冲於规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个取水断面附近都是年内冲於平衡的,综合考虑工程投资和取水口对通航的影响,采用取水断面2作为电厂的取水口。 相似文献
35.
在目前以环境和生态治理为目的的底泥疏浚工程中尚无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指南的情况下,以宁波东钱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成果为基础,制定了东钱湖底泥环保疏浚方案。详细阐述了该方案涉及的主要内容:底泥污染特性及污染状况分析,疏浚平面范围、疏浚深度及疏浚工程规模的确定,疏浚底泥处置及余水处理等。 相似文献
36.
简要总结我国在黄河泥沙输移方面的研究成果,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可以利用高含沙洪水输沙入海,适宜输送的不是低含沙量的水流,而是含沙量大于200 kg/m3的高含沙水流。黄河下游洪水期窄深河道多来多排的输沙特性是造成河道多来多排的机理,在低含沙水流时水流的流速达到1.8~2 m/s,床面进入高输沙动平整状态。不仅全沙如此,造床质泥沙(d>0.025 mm的粗泥沙)也存在着同样的输沙规律。小浪底水库的泥沙多年调节,充分利用下游河道的洪水输沙潜力输沙入海,是解决黄河下游泥沙问题和节省输沙用水的有效技术途径。平水年、枯水年小浪底水库不排沙,全部水量用于兴利和环境用水,利用洪水排沙不必刻意拦粗排细。 相似文献
37.
Based on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described by Cheng between the drag coefficient and the Reynolds number of a particle,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ynolds number and a dimensionless particle parameter is proposed. Using a trial-and-error procedure to minimize errors, the coefficients were determined and a formula was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the settling velocity of natural sediment particles. This formula has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than other published formulas and it is applicable to all Reynolds numbers less than 2× 10^5. 相似文献
38.
刘善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20(1):10-14
根据我国北方以黄河为主的浑水河流多年来规划研究及运行管理的经验,通过对比论证,提出浑水单列的实用性质与现实意义.重点阐述不同含沙浓度对河床形态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由长江看黄河,对黄河与长江以不同级别的洪峰洪量产生同样严重的洪水灾害,对国计民生产生同等影响,作了一定程度的原因分析,并重点突出黄河防洪的特点.防洪必须因河制宜 相似文献
39.
简述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设计思路 ,结合新疆金沟河渠首电站 ,介绍涡管排沙式沉沙池的原型观测结果 ,并对沉沙池的运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工程实践表明 ,涡管排沙式沉沙池构造简单 ,运行可靠 ,造价低廉 ,有较好的沉沙及排沙作用 ,可用于排除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悬移质泥沙 相似文献
40.
总结了小浪底水利枢纽投运初期的水沙情况、孔板洞原型观测试验、调水调沙试验和枢纽的安全监测情况,介绍了大坝防渗、转轮裂纹问题的处理方案,总结了枢纽在防洪、防凌、减淤、供水和发电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试验和对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枢纽运行稳定,孔板洞设计合理、消能效果显著,各部位建筑物性态稳定,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