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0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58篇
计划管理   252篇
经济学   58篇
综合类   56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42篇
贸易经济   87篇
农业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56篇
水利工程   2052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研究地下V形柱分段施工产生的节点偏差对V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利用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结构正常使用状态下单个节点偏移量和方向对V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以及多个节点偏差组合对V形柱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个节点产生偏移时,偏移节点处应力值和柱最大应力值与偏移量基本呈正线性相关;偏移量取规范限值3mm时,柱最大应力值可达到120MPa,为无偏移时的1.8倍;偏移量取5mm时,柱最大应力值可达到165Mpa,为无偏移时的2.4倍;节点在最不利偏移方向上的V形柱最大应力值可达到最有利偏移方向上的1.5~2倍;偏移量取规范限值3mm时,多个节点偏移最不利组合可使柱最大应力值达到168MPa,为无偏移时的2.5倍;偏移量限值取5mm时,多个节点偏移最不利组合可使柱最大应力值达到303MPa,为无偏移时的4.5倍。  相似文献   
992.
以四川大渡河丹巴水电站引水隧洞为研究对象,结合三轴试验和自主研发的空间多角度片理抗拉强度测试技术,对不同片理夹角下石英云母片岩的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得出石英云母片岩的弹性模量、c和φ与围压之间的关系,并分别给出干燥和饱和条件下各力学参数围压敏感性排序。通过表征各向异性的参数k_1、k_2,对不同片理夹角下石英云母片岩的各向异性与围压的关系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指出不同高度岩样抗拉强度随片理角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横观各向同性本构模型,通过设定材料主轴空间方位,可模拟片理空间任意角度展布的岩体。针对大区域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主应力构造精细应力场的新方法,避免了大模型的应力边界效应,可方便快捷对局部区域进行精细应力构造。根据片理走向及不同倾角选定15个不同片理空间展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分别得出应力、位移、塑性区随片理角度的变化规律,并指出不同片理展布条件下的最不利工况。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小官庄铁矿深部应力场尤其是水平应力对岩体移动的影响,根据小管庄铁矿原岩应力测试结果,对小官庄矿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进行定量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合小官庄铁矿开采工程实际,对2个相邻采区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地应力场是以水平压应力为主导的水平构造应力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与本采区主要地质构造方向有关,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巷道轴向夹角的大小及卷道变形有关;布置分段巷道的方位是控制岩体移动变形的关键,而最佳方位是平行于最大水平应力方向.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究在土体强度增长计算中有效应力法和有效固结压力法之间的联系,以某工程真空预压处理软土地基为背景,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用有效应力法和有效固结压力法分别计算折减系数η和强度增长率K,并与现场实测的土体强度增长值进行对比,以验证利用真空预压法处理的软土地基土的强度增长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η与K均呈一次线性关系,K随η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二者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有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995.
分别采用拱梁分载法(四向调整)和三维有限元法对石膏山混凝土拱坝进行了5种工况的应力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坝体封拱灌浆分三个区域:坝体高程1 119.0 m以下为一区,封拱温度为14.3℃;坝体高程1 119.0~1 130.0 m为二区,封拱温度为12℃;坝体高程1 130.0 m以上为三区,封拱温度为6.5℃。  相似文献   
996.
    
Reinforcement quality evaluation at the abutmen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Prototype monitoring and theoretical derivation were integrated to study the replacement reinforcement quality in abutment contact zones of the Xiaowan ultra-high arch dam. The principles of monitoring layout and design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Prototype monitoring shows that the increment of the interfacial compressive stress is much larger in the impoundment stage than in the regulating stage. The water pressure and time-effect are two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facial stress. The time-effect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initial impoundment stage, and the water pressure is the key factor after impoundment. The contact propertie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grouting.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ical stages in the joint opening hydrographs, namely the compression stage, opening stage, and stable stage. There i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joint opening and temperature, which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S-function. In conclusion,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is satisfying, and the abutment is safe.  相似文献   
997.
许东林  王超  谢卫彬 《人民长江》2012,43(16):96-99
为了解潘口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及蓄水初期的工作性态,分别进行了大坝外部位移、坝体内部位移、面板应力应变、渗流等项目的监测。监测成果分析表明,大坝沉降、内部位移、周边缝的变形等相比于同级别其他面板堆石坝的实测值均略偏小。大坝变形符合堆石坝的一般规律,蓄水后无明显突变和异常。初步判断,大坝的工作状态是正常、安全的。  相似文献   
998.
宝塔山隧道全长10 480 m,最大埋深600 m,属目前山西省最长的公路隧道.复杂的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地质构造影响,使得隧道区地应力分布复杂.为研究隧道区岩体应力场特征,首先介绍了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成果,以此为基础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应力剖面,最后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力学角度综合分析了区域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测...  相似文献   
999.
以碗牛坝水利工程为例分别利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计算溢流重力坝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并对这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对坝体基底应力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高海拔高地应力区深斜井扩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布仑口—公格尔水电站地处高海拔、高地应力区,其引水斜井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中倾角最大的深斜井之一,工程施工难度大,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斜井工程采用先开挖施工导井,然后进行扩挖施工的方案。通过技术研究,改进并使用了自下而上全断面钻孔爆破的斜井扩挖施工方法,保证了斜井的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经济性,引水斜井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