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2篇
财政金融   28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7篇
水利工程   430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郭勤军 《大坝与安全》2011,(6):27-28,36
北汝河倒虹吸工程的构筑物建基面位于地表下18m深的粘土岩层上,该岩层的不规则裂隙导致施工降排水效果不佳,该问题一度困扰施工进展.在充分对比、分析及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换填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工程赢得了时间和效益.  相似文献   
22.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云龙水库粘土心墙坝进行模拟,计算蓄水期坝体的应力变形和心墙的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大坝应力变形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3.
结合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对钠基膨润土防水毯建立试验模型,着重研究不同试验水头、外界环境条件(温度、风力等因素)对钠基膨润土防水毯的渗水量、水分蒸发量和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水头与渗透系数成非线性关系,且渗水量随水位的增加而增加,渗透系数随水位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钠基膨润土防水毯高密实、高防水等特点,为类似的防洪综合整治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
介绍狐狸洞水库大坝除险加固中采用套井回填粘土和坝基帷幕灌浆防渗措施的设计,并对加固后的大坝进行了渗流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渗透比降小于允许值,渗流量很小,说明防渗加固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桂林地区红黏土中化学成分Fe2 O3、Al2 O3、SiO2含量对其界限含水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蒸馏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浸泡红黏土土样,对不同浸泡时间的土样进行化学成分XRF测定,同时进行界限含水率测试和比重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建立了以Fe2 O3、Al2 O3、SiO2含量为变量的红黏土...  相似文献   
26.
乌川水库大坝主坝渗流状况异常,其上坝土料和碾压质量没有严格控制,给枢纽工程留下了后患,针对这一问题,对主坝渗流与稳定进行计算和校核,并对大坝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7.
针对当前通用的土料分散性鉴定的5种试验方法。即双比重计法、碎块试验、针孔试验、孔隙水可溶盐试验和交换性阳离子试验的结果往往会出现不相吻合的情况,通过对新疆西郊水库大坝防渗心墙土料分散性的研究。从分散性机理和判断标准来分析不相吻合的原因。并认为应当深入研究盐渍土的分散性鉴定试验的定量化判断标准。促进分散性土鉴定试验规程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我国的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数十年大量的工程实践,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库盆防渗工程建设经验,但对岩溶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的研究并不多。依托岩溶地区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防渗方案,研究岩溶地区库盆防渗型式选择、库盆防渗及黏土铺盖细部结构设计,探讨岩溶地区库盆防渗注意要点。经研究分析,下水库库盆防渗选定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库底黏土方案。  相似文献   
29.
贾彦武 《价值工程》2010,29(4):228-228
在长期的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见软弱不良的地基。这种地基会导致建筑物沉降量过大,沉降时间过久且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不良软弱地基的加固和处理,以避免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0.
黎晓明 《价值工程》2014,(9):273-274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设置,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力求涵盖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全部内容,设计制作大学生综合素质评分表,体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连理工大学的实例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