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4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57篇
经济学   36篇
综合类   14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2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英国曼彻斯特一个名叫弗朗西丝的女孩在一年前开了一家餐厅。这家餐厅地处一条竞争激烈的商业街,虽然没开张多久,客人却一拨接着一拨,每天的生意都异常火爆。原来,弗朗西丝将目光锁定在商业街上忙碌的男男女女,别出心裁地让餐厅同时提供洗衣的服务。顾客只要到她的餐厅吃饭,就可以顺手将脏衣服放进洗衣室的洗衣机内,自己坐到舒适的沙发上尽情就餐。当然,他们吃饭时听不到任何洗衣的噪音,因为弗朗  相似文献   
62.
李芳 《会计师》2012,(11):10-12
一、引言样赠品顾名思义是指样品和赠品。样品是指本公司所销售的产品;赠品可能是本公司销售的产品,也可能是外购的非本公司所销售的产品。样赠品的用途有很多种,在本篇本章中仅涉及以下两种用途:第一种是市场人员免费赠送给有意向的客户做测试或者用于市场宣传推广的;第二种是以捆绑销售方式作促销用的。  相似文献   
63.
张嫣 《经营者》2014,(12):30-32
对于G7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由于利益捆绑基本上都无法“抛弃”中国。毕竟G7组成的自贸区还是具有相当之大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64.
抽样调查210名中国消费者,研究捆绑产品的标价方式是否会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研究表明:中国消费者偏好价格松绑;有偏好折扣松绑的趋势但不明显。同时将实证结论与西方关于消费者评价不同标价方式的捆绑产品心理符合心理账户理论的这一结论进行对比,总结出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购物心理,从而指导中国商家进行捆绑商品标价。  相似文献   
65.
本文主要是对目前商场中采用比较多的几种促销方式,站在税收的角度进行探索式的研究,以期能给现实工作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6.
文章针对中国移动终端捆绑销售业务会计处理及税收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分析了中国移动对终端捆绑销售的会计处理以及税法对移动公司业务销售赠送实物行为征收流转税规定的不合理之处,并对其会计处理及税收政策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7.
关于物理网点何去何从的说法,可谓是百家争鸣,众说纷纭。有的说目前银行物理网点的趋势仍旧是以扩大经营覆盖面以及业务范围为主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人们金融生活的主导地位,有的说鉴于互联网金融的爆棚式发展,银行物理网点必将很快消亡。但是不管是怎样,人们都已经开始嗅到了一个很敏感的话题,那就是,银行物理网点终将会由大而泛向小而精发展。我们在讨论一个事物兴衰的同时,不仅仅是依据我们每一年所采集的数据来进行未来预期的推断。看待  相似文献   
68.
刘璇 《商业科技》2007,(3S):218-220
捆绑销售广泛存在于商业活动中,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本文运用心理账户理论,从交易效用、参考价格、锚定效应及自我控制等方面对捆绑销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9.
基于胜任力的“捆绑式”人力资源管理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年满 《商业研究》2003,(23):56-58
人力资源实践内部匹配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相应的整合。以胜任力为基础对人力资源实践进行捆绑式整合,针对核心员工、一般员工、边缘员工、合作伙伴分别采取聚焦于承诺、工作、合同、合作等整合模式。  相似文献   
70.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景:本来只想买一种畅销商品,但商家要求你连该品牌的某种滞销品一起买;你只想给手机缴费充值,但却被鼓动多加点钱就可以送一台手机。这就是商家们趋之若鹜的捆绑销售。这种方式也许实现了厂商的销售目标,但对消费者来说,它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商家所提供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也就是说,被捆绑销售的“副”产品多半都不会在消费者那里实现使用价值,从而不可能带给消费者对该产品乃至该品牌的深刻印象。所以,这种方式带给厂商的,只可能是一次性的偶然消费机会,而非消费者的持久忠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