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留着八字胡,戴金丝边眼镜,身材魁梧,一身皮袍,正襟危坐,手提包里装着好几册账本”,这是叶永烈在《红色起点》一书中描写李大钊假扮账房先生的形象。说起“账房先生”的称谓,可算是中国的“特产”,由来已久。从中国的小说、戏剧与历史上都可以看到账房先生的身影,他们在社会经  相似文献   
62.
63.
周勇 《发展》2011,(4):35-36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人们不禁会想起90年前的中共“一大”——那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关于上海望志路“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关于北京、上海、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活动,以及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等一串光辉的名字。  相似文献   
64.
《商》2016,(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在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体现着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认识,展示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态度。探讨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分析李大钊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来源、内容、特点等方面来对其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红色旅游的扶持力度,特别是随着(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我省打造十大红色旅游线路目标的确定,红色旅游发展的快速期已经到来。乐亭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冀东革命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发展优势。机遇面前,我们坚持立足优势、科学发展、统筹推进,依托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大钊故乡“红色旅游”品牌,集中建设国内高水平、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红色旅游胜地,实现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04年,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故居接待参观游客25万人次,占全年入境游客的30%。以红色旅游为龙头,  相似文献   
66.
图片新闻     
《北京房地产》2006,(8):18-19
北苑家园500业主悼念被害邻居 提交治安建议;广西一小区内惊现“比萨斜塔”;首开为李大钊故居腾退捐款600万元;北京最大经济适用房百子湾1号全面入住;方恒TIMES项目首倡“居住净化”运动。  相似文献   
67.
美丽中国水墨丹青是你大爱的写意,红色血脉流淌不屈的勇气,紫气东来祥瑞,和平的记忆;我用赤诚的心紧紧拥抱你:美丽中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有一个让人惊喜和振奋的字眼"美丽中国",昭示未来的中国定会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相似文献   
68.
李大钊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借鉴古今、传承创新,认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还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模式的失败是必然的,而社会主义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为中国唯一的出路是选择马克思主义文化。李大钊的文化发展思想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中的重要发展,学习探讨并继承发扬李大钊文化发展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9.
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标志,在于他对唯物史观的内涵作了较准确较系统的阐发,对于唯物史观的思想来源进行了独立的探讨,进而以这一新的历史观考察中国历史、现实与前途,提出了新的未来社会构想.  相似文献   
70.
冯莎  颜俊儒 《理论观察》2013,(12):122-123
李大钊的青年教育观是基于当时的各种主客观条件和背景下逐渐形成的,是其青年观的重要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化的典型表现.李大钊对青年教育问题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尤其是在用什么教育青年和怎样教育青年上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对当前我国青年及青年教育工作非常富有现实意义和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