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51篇
财政金融   4627篇
工业经济   599篇
计划管理   3782篇
经济学   2214篇
综合类   1042篇
运输经济   128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2712篇
农业经济   844篇
经济概况   15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4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458篇
  2014年   1180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1158篇
  2011年   1322篇
  2010年   1306篇
  2009年   1468篇
  2008年   1753篇
  2007年   1359篇
  2006年   1016篇
  2005年   1132篇
  2004年   818篇
  2003年   767篇
  2002年   442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建华  张坤  杨炜华 《商业研究》2004,(22):117-119
投资基金的经营状况受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剔除投资无法把握的因素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之后,评价基金业绩的实质就是分析基金的风险类型和管理控制投资组合风险、获取投资收益的能力。本利用多种模型分析基金管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82.
83.
84.
面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就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本通过就业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提出了增加劳动力就业成本是获得高质量劳动力的前提,也是改善就业结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5.
邓超  陈建中 《经济管理》2002,(18):90-96
本文在分析我国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发展过程及现阶段强化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的重要性基础上,通过对目前我国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上海、江苏、北京、武汉等地国有资本收益收缴模式的比较分析,系统地提出了完善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6.
在以往发布的会计制度中,有一些规定是针对特殊收益收益的特殊处理而制定的,这些规定并不符合会计原则,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由于与会计原则的显著背离,注定不可能长期存在,本文将这些规定统称为过渡性收益规定。主要的过渡性收益规定如《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权益法核算下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债务重组差额的会计处理等等,这些规定往往是针对上市公司出现的问题而制定的。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过渡性收益规定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7.
《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及其列报。该准则为新制定的准则,既与国际准则趋同,又与我国现行证监会的有关规定相衔接,可操作性强。“新准则”共4章15条。  相似文献   
88.
用博弈论的思维与分析方法,以“一指禅”进入掌上电脑市场为例,初步建立了市场进入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对该模型进行分析及其求解。  相似文献   
89.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1996年12月30日美国的《商业周刊》的一组文章里,该刊认为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带动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经济。1992年 11月该刊主编斯蒂芬·谢波对“新经济”界定了概念,认为新经济有六大特征:实际国  相似文献   
90.
顾客价值是企业以一定的方式参与到顾客的各种活动过程中而能够为其顾客带来的利益。顾客获得的总利益扣除其需要付出的总成本后的余额,即顾客实际获得的利益,也可称为净顾客价值。顾客价值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它既可能足顾客的物质利益的增加,可以表现为货币收益。如顾客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盈利状况的改善等;也可以表现为顾客的心理满足,以及与顾客的经济效益问接相关的各方面情况的改善,如对顾客的市场形象的改善、顾客企业内部的沟通效率的提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