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392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79篇
经济学   234篇
综合类   24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88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05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元悖论"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矛盾,为我国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经济中的"三元"即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汇率制度进行分析,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自由流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为保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2005年汇率改革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并研究、完善、及时调整货币篮子的币种及其权重,改善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机制,同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制度以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新特征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状况及新世纪以来表现出的新特征。研究发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除存在软约束的储备货币增长、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和国际收支调节的低效等问题外,还表现出全球通货膨胀不断、美元悖论、新兴市场崛起、外汇储备分配失衡、货币风险高度集中、美元相对地位下降等六大新特征,而这些都源于牙买加体系固有的内在缺陷。因此,本文简要勾勒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诠释了货币国际化的含义、衡量标准及决定因素,接着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进程及利弊;最后,根据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及货币国际化模式选择,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应采取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在地域扩张、货币职能、演进历程上分别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美元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元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实力及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债务危机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对其自身实力构成实质性威胁。不仅如此,美国正试图将自身的债务危机转变为其他国家的"美元陷阱"。中国是美债的最大持有国,需要谨防美债转嫁的风险,慎重作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17年5月—2019年9月期间人民币汇率定价过程中逆周期因子的使用进行了测算,并构建非限制性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央行两次启用逆周期因子的驱动因素和实施效果。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官方公布时间,两次逆周期因子调节均呈现出提前开始和滞后结束的情况,且调整幅度呈现逐渐收窄的趋势;第二,第二次逆周期因子的调节幅度大于第一次;第三,人民币汇率波动是第一次逆周期因子调节的主要驱动因素,而离岸在岸汇价差和汇率政策不确定性是第二次逆周期因子调节的主要驱动因素;第四,两次逆周期因子调节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了抑制作用,但加剧了离岸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看,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导致了欧洲货币体系的形成和欧元的诞生,那么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货币动荡正在使东亚各国脱离美元本位,寻找区域内稳定的货币锚,而人民币则有可能成为东亚区域内首选的货币锚。本文拟从多边汇率相互影响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态势及其与东亚其他货币之间联动关系的变化(包括其它国际货币汇率的变动对东亚其它货币之间关系变化的比较),从而揭示人民币成为区域锚货币、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可能性及其途径、进而了解人民币经济区形成的条件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既是香港特区政府多年来的愿望,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因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对内地和香港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分析,提出了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国际金融格局变化,提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概念,阐明新型金融危机独有的特征,指出全球新型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本文的分析显示,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应该向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方向调整,尽管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但近年来相关方面的发展已经为人民币将来走向国际化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建国 《财贸研究》2006,17(1):76-80
根据中国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状况和PPP理论,人民币汇率长期呈升值趋势。2005年7月,政府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实施了恰当的小步渐进式调整方案,短期内对投机外汇流入、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国内物价和金融稳定产生一定的趋势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明 《金融评论》2012,(2):12-25,124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历史进程,剖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动力机制,并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无论从1994年汇率并轨还是从2005年央行重启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以及人民币有效汇率均经历了显著的升值过程。从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贸易余额与劳动生产率增速等短、中、长期维度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依然存在一定的升值动力。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取决于汇率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博弈。考虑到贸易顺差、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输入性通胀与外部压力等因素的消长,下一阶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有望显著放缓(由之前的年均5%~7%放缓至年均2%~3%),并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明显放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