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1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8篇 |
工业经济 | 61篇 |
计划管理 | 76篇 |
经济学 | 65篇 |
综合类 | 84篇 |
运输经济 | 4篇 |
旅游经济 | 20篇 |
贸易经济 | 95篇 |
农业经济 | 64篇 |
经济概况 | 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义明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8-104
英语里非真实移动中的移动知觉表现在相对移动、闪动、观察格局的移动及其产生的视角变化、观察角度转换、语言概念等级变化、诱动、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变化、语义及概念的复现等方面,这些知觉产生了相应的语义结构和语言活动,反映了认知中的变化、发展、矛盾,融合了不同个体在认知心理和客体的客观真实性。对其探讨有助于揭示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Effects of age, need for cognition, and affective intensity on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age, need for cognition (NFC), and affective intensity (AI)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advertising appeal frames (i.e., rational, positive-emotional, negative-emotional) to influence ad attitudes, involvement, and recall. The mixed design study reveals that younger adults recall emotional messages, especially negative ones, better than rational ones, but recall does not differ for older adults across appeal frames. Older adults prefer rational and positive messages to negative-emotional messages but ad attitudes do not differ among younger adults across appeal frames. Finally, age interacts with AI, but not NFC, to influence ad responsiveness. Both age and AI influence ad attitudes such that older adults exhibit the most positive ad attitudes across all appeal frames.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建国后的教育制度变迁使得不同年代的相同学历包含的信息有所不同,本文在控制了年代效应的基础上,研究了学历对投资者股票市场参与的影响。基于建国后教育制度变迁的不同阶段,本文将样本分成三个部分,并分别检验了每个子样本的学历对投资者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二阶段的学历对投资者参与的影响比较敏感,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学历对投资者参与的影响比较弱。将学历对投资者股票市场参与的影响路径分为金融认知和收入稳定性两个方面,进一步解释了不同受教育阶段投资者的学历影响投资者股票市场参与的原因。通过对比不同年代的相同学历的投资者金融认知水平,发现一般性的金融普及方式未必可以有效提高投资者股票市场参与,对高学历的老年人和低学历的中青年人有针对性的分类普及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河北省新乐市农民在宅基地权力认知及影响因素方面的分析,探究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文章受制度功能可信度理论启发,以河北省新乐市14个行政村为调研对象,探究农民对宅基地相关权利认知情况,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农民宅基地认知的因素。[结果]调研地自发宅基地流转市场已形成,宅基地制度功能处于社会保障功能向财产功能转变的过渡阶段; 农民对宅基地所有权认知不明晰,但并不影响宅基地市场建立; 在宅基地流转中,农民更关注相互之间信任、村委会保留的记录、流转中形成的“事实产权”; 农民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口数是影响权利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依据制度功能可信度理论充分考虑宅基地制度在现阶段的功能变化,因地制宜; 政府应关注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农民的财产; 应对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形成的事实产权逐渐正式化; 应制定年轻人就业帮扶和年长者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避免宅基地流转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面向新时代要求,重新审视与厘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认知、评价标准、影响机制和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为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创新提供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推理演绎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理论认知上应由“三个阶段”转向“三个时期”;(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标准应由静态指标转向动态耦合;(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应由封闭区域转向关联传导;(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优化调控策略应由极限集约转向最优集约。研究结论:进入新时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上可实现“不增地,多增效”甚至“地减量,效增加”,未来相关研究应重点关注存量和减量规划中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征,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改革下新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国家相关规程中的集约评价标准须结合区域发展阶段进行“匹配性”修正,政策制定要考虑区域间的“关联性”和“传导性”进行精准化设计,治理方案应按照最优集约度的“动态性”进行差异化调控。 相似文献
7.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从情绪和认知两个视角分析失败恐惧对创业坚持的影响与边界条件。通过对316名创业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创业失败恐惧对创业坚持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失败恐惧和创业坚持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成长型思维调节失败恐惧对自我效能感的负向影响,成长型思维通过降低失败恐惧对自我效能感的负向作用来促进创业坚持行为。依据“情感—认知—行为”的逻辑从创业者的情绪和认知视角综合分析失败恐惧对创业坚持的影响,既为创业者中途退出创业活动提供解释思路和理论洞见,也为全面理解创业坚持行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在跨文化广告理解过程中认知的作用 ,提出跨文化广告的成败依赖于广告人所设计的广告语言信息能否激活广告受众与之相同的认知心理 ,广告受众能否填补广告中的信息缺项 ,并提醒广告人在设计广告语言时应根据不同的目的国广告受众及时调整语言。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态是社会群体行为的前兆,社会心态的方向和强度都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群体的行为,对社会心态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调节群体行为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CGSS2008调查数据为支撑,构建了一个社会心态影响因素框架图,并实证研究了影响社会心态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得到如下结论:我国现阶段,公众对社会公平、社会正义认同度都很不理想,表明我国现阶段公众的社会心态处于一个不健康的状态;个体特征、家庭影响、社会网络以及个体对所处阶层和阶级的认识都对社会心态有重要影响;要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必须清除消极的社会存在,改变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信用认知是影响农户拖欠借款的重要因素,并且认知程度越深,拖欠贷款的可能性越低.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家庭公共费用缴纳情况、区位年平均家庭收入显著地影响农户拖欠借款的行为,而户主年龄及其受教育水平、纯收入及借贷利率对农户拖欠借款行为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