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浅谈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信贷资金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粮改市场化要求,粮食信贷资金政策将进行相应改革与完善。《浅谈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信贷资金的政策取向》一文,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当前粮食信贷资金运营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信贷政策的改革取向:在贷款对象上,逐步突破所有制限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过改制新成立的各种所有制企业、重点粮食加工企业,均应作为农发行贷款对象,信货服务范围向粮食产业化经营拓展。实行择优扶持原则,严格贷款准入。对企业进行资信评估,按风险承受能力贷款。 相似文献
3.
4.
2011年10月22日至11月11日,农发行赴美国复合型管理人才培训班一行25人,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考察.其间,系统性学习了解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财政补贴策略农业金融运作、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参观了美国政府农业部门、农业金融机构、农业合作社、当地农场等.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粮食价格上涨情况2006年前三季度粮食价格总体上平稳运行,在水稻、小麦收获期,价格一度出现下行压力较大的趋势。国家适时在主产区启动了最低收购价政策,使粮食价格避免了较大幅度下跌,主产区甚至稳中略涨。但从2006年10月末开始,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期货、现货价格同涨的局面。据中国 相似文献
6.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应成为支持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书写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答卷。一、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定位(一)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高度认识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带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一伟大号召,是对“两个务必”思想的精神传承和重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正>2004年粮食市场化改革以来,农发行粮食信贷工作经过10年改革与探索,形成了市场化条件下粮食贷款封闭运行管理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实质性重大成效。对这10年粮食信贷进行回顾和总结,系统梳理粮食信贷的成败得失,理清进一步推动粮食信贷业务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对新形势下办好农业政策性银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10年粮食信贷改革发生的重大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