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0篇
  免费   86篇
财政金融   102篇
工业经济   490篇
计划管理   1193篇
经济学   302篇
综合类   197篇
运输经济   27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59篇
农业经济   45篇
经济概况   247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65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2.
李素满 《邮政研究》2005,21(6):13-13
随着阿联酋邮局内22个银行业务中心的开张,阿联酋联合国民银行(Union National Bank)的零售服务点得到了大规模扩张。联合国民银行在全国共有27个分行,70台自动柜员机。银行与邮局开展合作,在邮局内设银行业务中心后,该银行的零售网点将超过100个。邮局内银行业务窗口的整体外观以及所提供的业务品种都经过专门的设计,力求更加方便客户,给客户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4.
5.
灯串主要是起装饰作用的,起初西方人用于装点圣诞树,以烘托节日夜晚的喜庆气氛。现在随着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电气安全是仪器仪表正常工作的基本性能要求,它的基本性能指标有:绝缘电阻、泄漏电流、接地电阻和耐压强度。泄漏电流是指在没有故障和不另行施加电压的条件下,电器中相互绝缘的金属零件之间,或带电零件与接地零件之间,通过其周围介质或绝缘表面所形成的电流,也包括当人体触及电器设备时,由设备经人体到达大地的电流或由设备经人体又回到设备的电流,它是反映设备实际工作状态的安全电参数之一,也是一个对人体安全有着直接影响的电参数。为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应对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提出一个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包装工业》2003,(9):67-68
(1)柔性印刷在软包装中的应用/浩瀚摘要常见的软包装印刷方式有凹版印刷和柔性印刷。近年来,在软包装印刷中,凹版印刷逐渐被柔性印刷所代替。与凹版印刷相比,柔印版制版成本低、周期短、变换印品灵活、干燥系统简单,特别是印版超细网目的开发和激光技术的应用,套筒技术的发展和水基油墨、UV油墨的应用,使得各种印后加工工序都可连机生产,很适合软包装印刷。本文介绍了欧美及亚洲地区柔印发展情况,讨论了新技术在柔性印刷中的应用,新型高性能感光树脂,柔性版印刷油墨的开发和柔性印刷在软包装中的应用等问题。(2)瓦楞纸箱柔性感光树脂版制作…  相似文献   
8.
《新财经》2011,(4):22-23
当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危机会逐渐升级,最后到达一个峰值期。从全世界来看,从进入老龄化到峰值期,美国用了95年,从1960~2055年;中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38年将达到峰值期,历史给我们的时间窗只有不到40年时间。  相似文献   
9.
圣徒传记是中世纪欧洲主流文学形式之一,该文类源远流长,但却长期为历史学家与文学批评家所忽视。该文类具有严格遵循传统和高度规范性特点。正因为该文类具有明确的纪念、宣教、和树立模范典型目的,使其成为基督教宣教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语言使用过程的实质是语言模因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相互竞争、一相互选择、相互顺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积淀于人们大脑之中的语言模因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程式性模因。简单地回顾国内以模因论为视角对语用学的研究情况,然后以国内外模因论研究成果为依据,分析模因论中模因与模因之间的对话以及对话的结果所形成的程式性模因,最后从礼貌语言的程式性模因论证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