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1篇
  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218篇
工业经济   2600篇
计划管理   1407篇
经济学   450篇
综合类   59篇
运输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653篇
农业经济   159篇
经济概况   496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385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11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84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2.
人是企业的主体,是物力资源与智力资源的创造者和整合者.人才是石油行业竞争的最终决定因素,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与否决定了油田企业经营绩效的高低,也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不败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4.
今年5月7日,中石油宣布,在河北唐山发现10亿吨储量的南堡油田,其储量规模之大是10多年来少有的。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南堡油田时说,这一发现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欣喜之余,中国石油大学能源研究中心王震等专家明确指出,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并不能改变我国面临的能源紧张、短缺形势。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油田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认识和利用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对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油田面临的环境变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使油田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1)国内市场国际化,不仅进口石油超过了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25%,而且外国公司的产品早已占据了中国石化产品的半壁江山。在国内油气市场,像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跨国石油巨头更是借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海外上市之机,通过认购总计达27亿美元的股份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国内石油…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宣贯GB/T 19000 idt ISO 9000系列国家标准,许多石油企业积极申请GB/T 19000 idt 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办好企业最高领导者贯标认证学习班,转变旧观念,提高对GB/T 19000 idt ISO 9000系列标准的认识,解决好“我要干”的问题 油田应先举办各二级单位一把手亲自参加的贯标认证培训班,学习GB/T 19000 idt ISO 9000系列标准内容,理解它的实质。特别  相似文献   
7.
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1995年以来,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配合全局开展的“基层基础工作年”活动,重点开展了标准的宣贯、实施工作,在加强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七月的呼伦贝尔草原,芳菲连天无穷碧、绿浪滚滚拥情来,在这个涌动激情的季节里,我们热烈庆祝大庆呼伦贝尔油田开发建设五周年。  相似文献   
9.
人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是莽莽黑土地上的一支英雄团队。这支队伍46年决战决胜,截至今年9月l曰,共为国家开采出五亿吨原油。五亿吨,是大庆油田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强,占全国同期陆上油田原油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这是中国石油历史上的一座里程丰碑,也是世界采油历史上的奇迹。奇迹是怎样产生的?为此,记者采访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厂长万军。  相似文献   
10.
一、山东省的地震形势 山东省是中国大陆主要的地震活动区之一,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和灾害严重的特点.据史料记载,在山东省及邻近海域曾发生5级以上地震70次,其中破坏性地震53次,大于7级以上地震7次,8.5级地震1次,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最早有记录的地震是公元前1831年的泰山地震)、震级最大的地震(公元1668年郯城8.5级巨震)均发生于山东省境内.新中国成立后,河北邢台地震、唐山地震、渤海地震均波及山东,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引起大范围的社会不安.2006年7月4日发生的河北文安ML5.1级地震在山东部分地区强烈有感,但由于中央和省级公共财政积极支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并未因此给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