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工业经济 | 1篇 |
计划管理 | 10篇 |
经济学 | 31篇 |
综合类 | 2篇 |
贸易经济 | 6篇 |
农业经济 | 33篇 |
经济概况 | 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的湿地面积大,类型全,资源十分丰富,但正面临着人类不当开发与过度利用的威胁.湿地的生境恶化主要包括湿地污染加剧、湿地资源过度利用、盲目围湖造田、湖泊淤积、生物入侵和生物多样性递减等主要生境问题.本论文针对湿地生境目前存在的问题,按照湿地生境修复技术的原则,提出实地修复技术的措施.提出加强立法执法,湿地健康评价,生物修复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开展湿地生态游等保护湿地生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总结美国和欧盟生境等价分析法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模型,应用该方法对某河流溢油污染事故的生境损害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资源生态受损初始程度为50%,建立补偿修复性工程,修复期为10 a,在3%的折现率水平下,修复工程的规模应为26.22×10^4 m2,才能使该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恢复到初始水平.逐步优化和完善生境等价分析法,可作为生态补偿管理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5年春季,利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小北湖自然保护区春季鸟类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6目40科148种4904只,为小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鸟类种数的58.04%。雀形目鸟类种类和数量均最多,共68种3470只,占鸟类种数的45.95%,鸟类数量的70.76%。利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方法对小北湖保护区春季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其多样性指数为3.8877,均匀性指数为0.4575。从生境上分析,林地生境鸟类多样指数值为最高,水域生境最低;不同生境多样性比较:林地(3.3191)草甸(3.1073)灌丛(2.9531)沼泽(2.7129)水域(2.1868);均匀性指数则草甸生境最高,水域生境最低;均匀性比较:草甸(0.4592)沼泽(0.4543)灌丛(0.4465)林地(0.4417)水域(0.3484)。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访问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东北鼠兔小兴安岭亚种的分布状况和生境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鼠兔小兴安岭亚种以点状分布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小兴安岭各林区,重点分布区包括五大连池火山岩区和伊春林管局辖区南部和北部;东北鼠兔小兴安岭亚种对生境需求较为特殊,包括生境的基质需要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周围需要有草本层等植被条件,基质无浸水,基质需要具有一定的面积,不选择或很少选择蒙古栎林生境。 相似文献
5.
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鸟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可以反映湿地的健康水平和生态功能。九里湖位于徐州市主城区西北部,该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当地提供生态服务,还在迁徙季节吸引大量候鸟。然而,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和鸟类多样性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湿地营造策略至关重要。本文以徐州九里湖湿地为例,研究如何通过融入生境单元制图法来提升湿地鸟类多样性,然后提出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策略。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展这一方法的应用,以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汪士为;吴伟 《生态经济(学术版)》2025,(4):197-205
科学认识城市扩张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对于区域生境保护、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InVEST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城市扩张指数等定量化分析方法,从城市群尺度揭示了粤港澳大湾区1990—2020年近30年间城市扩张过程,科学评估了城市扩张对区域生境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近30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扩张速度先增快后放缓(平均扩张速度为169.18 km2/a),并在2000—2010年达到近30年的最大值(264.46 km2/a)。(2)边缘式扩张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主导扩张模式,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城市间的联动发展日趋明显。(3)近30年间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状况不断下降,城市扩张速度与生境质量间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关系,跳跃式城市扩张对其退化影响最为严重。研究成果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云南楚雄在干燥气候、海子湿地等自然条件下的城市公园设计为例.探索景观设计满足审美秩序、活动功能需求的同时,如何满足生态需求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从而引发对各种自然要素如何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思考,以及对生境营造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城市里大量的不透水面引发绿地空间严重缩水、热岛效应加剧、城市雨洪频发等一系列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解决人口密度大、绿化用地少与高质量实现扩绿增绿、实现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矛盾,成为城市生态建设和环境提升的核心难题,开展路面、屋面、墙面及桥柱等城市特殊生境绿化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抓手。以上海为例,总结了近20年来城市特殊生境绿化的研究进展,围绕植物、介质、模块和管护四要素,从生境的特殊性、适生植物种质创新和定向筛选、生境重建、一体化技术、低维护管理及功能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理论积淀和技术创新,实践了有限空间的持续生长理念,形成完整的特殊生境绿化技术体系,为公园城市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土地利用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科学调控土地利用格局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洞庭湖区的部分区域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0和2018年的遥感影像,在空间网格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InVEST、CASA模型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2000—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强度(LUI)时空演变与食物生产(FP)、生境质量(HQ)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三项服务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8年,研究区LUI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过程,且增大幅度较显著。(2)2000—2018年,研究区三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各具特点。研究期间,单位格网FP服务呈现出增长趋势,但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小;HQ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以洞庭湖及沿岸河流、东部与南部山地丘陵区为高值集中分布区,而在地形平坦、人口经济活动较密集的城镇地区其生境质量较低,HQ下降的格网数占比约96.79%,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HQ呈现恶化趋势;NPP的时空变化幅度较大,2000—2018年,约74.86%的格网上NPP服务增长为正,约17.4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