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篇 |
工业经济 | 124篇 |
计划管理 | 56篇 |
经济学 | 10篇 |
综合类 | 14篇 |
运输经济 | 3篇 |
贸易经济 | 13篇 |
农业经济 | 4篇 |
经济概况 | 24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昆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业技术。运用粉末冶金技术可以直接制成多孔、半致密或全致密材料和制品,是一种少无切削工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成为新材料科学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分支之一 相似文献
3.
欧家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7)
排砂采油工艺是指通过采出液与动力液之间的能量转换以达到排砂采油目的的新型工艺。这种工艺能够将油层中的散砂排出井外,降低了井内的阻塞度。本文着重分析了排砂采油工艺的结构、原理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应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4.
曙三区经过30 a左右的开发,受储层胶结疏松的影响,油藏出砂严重,关停井数多,井网井距极不规则,开发效果逐年变差.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实施机械防砂、化学防砂、压裂防砂、砾石充填防砂等系列防砂工艺,逐步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墙材的应用也在飞速的发展.其中煤矸石烧结砖作为实心粘土砖的替代产品,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各项性能优秀,在国内建材市场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煤矸石烧结砖生产中主要以砂岩、页岩和煤矸石等废弃物为原料,生产过程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产品废品率高,质量不稳定.本试验试图通过测定页岩和砂岩中成分,结合实际生产经验,重新配比.并对烧成品进行从外观到强度的测定,来确定理想的掺配比,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2):72-76
为了进一步研究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文章利用FLAC3D软件数值模拟了风化砂岩中地铁隧道埋深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1)位于地铁隧道中轴线正上方处的地表沉降值最大,距离地铁隧道中轴线两侧的地表沉降值逐渐减小;(2)在地铁隧道掌子面附近,地铁隧道已开挖处的地表沉降值最大,掌子面处的地表沉降值次之,地铁隧道未开挖处的地表沉降值最小。研究成果可为风化砂岩中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墙材的应用也在飞速的发展。其中煤矸石烧结砖作为实心粘土砖的替代产品,不仅节能环保,而且各项性能优秀,在国内建材市场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但是由于煤矸石烧结砖生产中主要以砂岩、页岩和煤矸石等废弃物为原料,生产过程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产品废品率高,质量不稳定。本试验试图通过测定页岩和砂岩中成分,结合实际生产经验,重新配比,并对烧成品进行从外观到强度的测定,来确定理想的掺配比,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长春油田位于佳伊地堑南部的五星构造带上,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双阳油层。其顶面构造形态为一个向南西倾的单斜构造,构造地带上断层发育,分成昌10和星6两个主断块。油层埋深1800- 相似文献
10.
一、地质概况与工作面生产条件1.煤层赋存条件范各庄矿2429S工作面为12煤层与12.5煤层合区回采。该区域煤层为复杂结构厚煤层,12煤层与12.5煤层夹层为粉砂岩,平均厚度0.71m。合区煤层平均厚度6.5m,煤层平均倾角9°。2.主要地质构造2429S工作面地质较复杂,工作面中边眼范围内赋存一组断裂构造带。3.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工作面参数:设计工作面可采走向长度为1736m;倾斜长度188.2m,合区煤层平均总厚度6.5m,其中平均采高2.8m,放顶高度为3.7m,采放比为1∶1.32。二、回采工艺方案比较1.技术比较依据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的需要,结合2429S工作面的生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