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5篇 |
工业经济 | 9篇 |
计划管理 | 32篇 |
经济学 | 8篇 |
综合类 | 7篇 |
运输经济 | 4篇 |
旅游经济 | 1篇 |
贸易经济 | 16篇 |
农业经济 | 1篇 |
经济概况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金玉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121-12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利用置乱技术和纠错编码变换对二值水印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其作为水印嵌入到原始灰度图像的小波变换中,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通过置乱变换对最佳置乱度的计算生成密钥K,生成和再现水印嵌入位置,实现了水印的盲提取。仿真和攻击检测试验表明,该算法对常见的噪声干扰和图像处理方法,如高斯噪声、滤波、JPEG压缩、剪切等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3.
发展铁水联运是优化调整运输结构、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深入理解和把握河南省铁水联运网络的网络性能,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铁水联运网络布局、提升联运效益,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对河南省铁路-航道货运网络进行了拓扑分析和鲁棒性研究。一方面,对铁路网、航道网以及二者相结合的复合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出航道网兼具显著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铁路网则具有显著的无标度特性;另一方面,选取网络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作为评价指标,针对3种网络的有效性和连通性进行鲁棒性研究,得出鲁棒性强弱依次为复合网络、铁路网络、航道网络,表明发展铁水联运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最后,针对河南省综合运输网络构建优化,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和运营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研制过程中节点企业强依赖的特点,建立了不可运作性输入输出模型(IIM),并对复杂产品协同研制过程中不可运作性风险进行评估,为系统整体鲁棒性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视频水印常见的攻击和视频压缩攻击,文章提出了一种时间轴小波域的视频水印算法。该算法选取每个场景中连续的8帧视频嵌入水印,让8帧视频图像进行3重时间轴小波变换得到一个低频帧,通过自适应的方式将水印嵌入低频帧的DCT中低频系数中,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水印的抗攻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视频水印系统在不可见的同时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数字水印的抗攻击能力,通过对锐频局部化轮廓波(SFLCT)多尺度分解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鲁棒性的图像水印技术.利用SFLCT对载体图像和水印图像分别以不同的下采样率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细节子带组成细节矩阵,然后对细节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并嵌入到载体图像中,最后对嵌入水印后的图像进行攻击测试,并与现有其它技术相比较.通...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生产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目前研究多局限于分析供应链的脆弱性、故障危害性、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本文提出,增强供应链自身鲁棒性是降低供应链故障及风险带来的危害性的重要途径;在给出了供应链鲁棒性定义之后,建立了供应链鲁棒性作用模型和供应链鲁棒性评估指标体系来达到减少供应链故障及风险、增强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网架结构的损伤检测方法,根据应变能密度理论,提出采用单元模态应变能密度差值作为网架结构损伤识别指标的方法,以损伤单元模态应变能密度差值的大小初步确定单元的损伤程度。分析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损伤工况,并在数值计算结果中引入了白噪声。结果显示,在一阶模态下,针对单损伤、多损伤和轻微损伤、严重损伤等不同损伤工况,损伤杆件的模态应变能密度差值均为高值。因此,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出网架结构的损伤位置,根据损伤单元的模态应变能密度差值大小初步确定单元的损伤程度,且在一定的噪声水平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网架结构损伤识别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详细分析了基于H.264基线档次的误码丢包解决方案。主要针对基于包传输的网络环境,尤其是CDMA传输信道,给出了从编码端到解码端、从算法层到传输层的完整分析,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形式多样的数字产品(如电脑美术、扫描图像、数字音乐、视频、三维动画)已经和人类生活相融合。但作品侵权随之也更加容易,篡改也更加方便。为了有效的解决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等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利用数字嵌入的方法隐藏在数字隐藏在数字图像等数字产品中,用以证明创作者对其作品的所有权,并作为鉴定,起诉非法侵权的证据,从而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多媒体防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