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7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114篇
经济学   129篇
综合类   224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3篇
农业经济   49篇
经济概况   31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文学的出现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但西部文学的出版已是来势不小。然而,观照西部文学创作的整体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第一,西部文学的理论定位尚很模糊,各人眼中的西部文学定义均不一样;第二,西部作家的主体性缺失明显,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西部作家自身的西部自觉意识不够,明显受东部强势文化话语的牵制与影响,二是作家主体的想像力表现脆弱,难以传达出新时代西部人的精神本相。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教学理念,是要改变以往教师的“中心”地位,把学生从“教”中解放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活跃,自由的气氛中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启发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习数学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这种主体地位的体现,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让其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及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相似文献   
3.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表现出来的本质规定性,创业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来自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创业教育应尊重教育的主体性原则,注重把握并自觉遵循人的主体性规律。人的主体性研究能够为创业教育研究提供新视野、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通过创业教育的人本研究范式,确立人本创业教育理念,依托人的主体性构建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规范创业教育实施原则和建立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姝瑾 《企业家天地》2011,(12):120-121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独立学院学生自身基础薄弱和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更加要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中应积极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文拟从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和参与式教学这三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坚持八个"相统一",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二是思政课问题式专题教学中应如何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文学的出现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但西部文学的出版已是来势不小.然而,观照西部文学创作的整体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第一,西部文学的理论定位尚很模糊,各人眼中的西部文学定义均不一样;第二,西部作家的主体性缺失明显,其中尤其要指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西部作家自身的西部自觉意识不够,明显受东部强势文化话语的牵制与影响,二是作家主体的想像力表现脆弱,难以传达出新时代西部人的精神本相.  相似文献   
8.
9.
传统的企业权力来源观和人力资本理论的企业权力来源观都缺少伦理支持.基于主体性的企业权力来源观强调企业权力源自各要素主体的主体性.主体性在企业中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经济性的,即对产权尤其是劳动力产权的确证;二是伦理性的,印对正义原则的满足.企业权利的配置应满足对各要素主体的主体性认同,这是效率与公平、经济与伦理的融合.主体性的实现有生存发展和尊重参与两方面的内容;其实现方式是分享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和治理参与.  相似文献   
10.
隐性权力话语对译者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译者面对文化差异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译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文化差异所做的诸多选择既是两种权力话语碰撞与较量的结果,也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发挥的产物。在对译本的历时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既受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中各种复杂隐性权力话语操控,同时又通过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社会、文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