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85篇 |
免费 | 35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1篇 |
工业经济 | 66篇 |
计划管理 | 1075篇 |
经济学 | 931篇 |
综合类 | 577篇 |
运输经济 | 37篇 |
旅游经济 | 50篇 |
贸易经济 | 284篇 |
农业经济 | 541篇 |
经济概况 | 6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75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27篇 |
2014年 | 272篇 |
2013年 | 255篇 |
2012年 | 319篇 |
2011年 | 430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257篇 |
2008年 | 377篇 |
2007年 | 337篇 |
2006年 | 286篇 |
2005年 | 198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112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六安市为例,利用相关城市统计资料、相关城市图件,对撤地设市十年来六安城区土地扩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驱动力因素。得出撤地设市以来六安市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增加,尤其2008—2010年扩展量占十年来总扩展量的34.07%,且年均增加4.88kmu;城市扩展动态度和城市用地效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城市扩展及其方向受到了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规律,为城市发展提供合理土地利用政策,同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遥感影像获取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数据,探讨近30多年来绍兴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一步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对绍兴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趋势、变化轨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1)绍兴市土地利用在1980~2000年相对稳定,在2000年后变化强度逐年增强,2005~2015年土地利用转化量增多和类型多样。绍兴市东北部平原和县区核心区域是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活跃区域,主要是其他类型土地向建设用地转移;(2)1980~2015年绍兴市土地利用变化轨迹主要受到人口增长和GDP增长的影响。[结论]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城市人口和土地面积迅速增加,造成城市边缘的农业用地转化成了建设用地。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政府政策的制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土地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3.
王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213-218
[目的]对平顶山市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平顶山市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文章对平顶山市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分区论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平顶山市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标评价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各指标的游客和当地农民的打分值与权重值加权计算不同区域的发展潜力指数并比较发展潜力大小。[结果]根据区域位置和地理环境以及休闲农业发展速度,将平顶山市休闲农业划分为北部山区休闲农业区、东部城乡休闲农业区、南部现代休闲农业区和西部傍水休闲农业区4个区域,各区域发展特点突出。对各指标权重值与打分值的加权求和计算得到的不同区域发展潜力指数看出,西部傍水休闲农业区的发展潜力最大,其次为北部山区休闲农业区,再者是南部现代休闲农业区,东部城郊休闲农业区的发展潜力最小。[结论]平顶山市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由于地理区位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条件和农业基础的差异,平顶山市的休闲农业可分为东西南北4个发展区域,其中西部傍水休闲农业区和北部山区休闲农业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平顶山市可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对象,重点打造水岸和山村休闲农业游,借助发展优势突出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4.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行被自然灾害、气候危害、人为破坏等打断时,其具有抗压、恢复和可持续的能力。这一概念吸引了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灾害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各国政府也逐步重视韧性城市的建设工作。从政策过程的视角对发达国家韧性城市建设进行政策总结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首先分析了韧性概念的起源、韧性城市的概念以及其构成要素;其次总结发达地区地方和国家层面的韧性城市建设政策、国际合作组织的政策激励;并创新地从政策议程、制定和执行的过程模型视角对政策经验进行总结;最后提出了在我国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借鉴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曦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18(4):88-93
北京市属国有企业在存量结构方面与中央直属国有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按照国有企业改革遵循现实逻辑的原则,其理应与央企的改革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市属国有企业进行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分类,通过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心城市\"的建设关键在于城市实力和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人才是第一要素。以南通为例,分析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人才需求取向,通过对南通区域经济中心建设过程中人才支撑体系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支撑体系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人才发展环境不理想,人才管理和人才政策不健全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加强人才对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7.
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会通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空间布局以及重塑企业内外部网络关系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体系各节点之间的联系,推动城市规模分布向多中心和分散化发展,最终促进城市体系网络化发展;各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相邻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单中心程度和集聚程度的提高,会对本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造成“虹吸效应”。 相似文献
8.
通过收集整理老桂林文化的文献资料,积累第一手数据,并借鉴国内外主题园更新、改造和规划设计的理念,以"桂林板路"主题园为例,分析其文化设计理念的文脉传承,提出"桂林板路"主题园对桂林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应重传统文化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开发思路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谢谦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3):103-105
都市产业园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是集生产、流通、消费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具有资源丰富、空间集约等多个特征。岳麓科技产业园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园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资源、企业、设施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以"753"战略为核心,走以聪明增长、高新技术、国际化建设为特征的发展道路,才能促使园区稳定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两型社会获批给区域生态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林业生态建设是目前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两型社会建设和林业生态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生态文明。目前该区域局部环境状况恶化、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社会发展不可持续。在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背景下,沿湘江流域和三市结合部布局生态公益林带,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都市生态圈建设,对保护湘江水质、改善区域环境、支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