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6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星科技有限公司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国内拥有从产品研发、钣金制造、机械加工、电脑主板生产到整机装配等完整制造能力的加油机生产厂家;从一个只有几十人  相似文献   
3.
近来,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或级差土地收入)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级差地租的一般原理;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存在级差地租;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产品价格如何决定;农村人民公社的级差地租如何分配。现将讨论情况择要综述如下: 关于马克思主义级差地租的一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级差地租问题的讨论,首先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级差地租理论的一般原理的理解问题。从已经发表的文章来看,大家都认为,级差  相似文献   
4.
“九五”正值经济转轨时期,临汾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金融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受企业关停并转等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资金流失严重,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严重影响了金融自身的正常运行,也制约了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据调查,“九五”期间关停并转企业占全市企业的五分之一,占与银行有信贷关系企业的34%。  相似文献   
5.
1962年我国经济学界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級差地租問題(或級差土地收入)继续进行了討論。在討論中,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級差地租发生的原因,经营管理是不是形成級差地租的因素,社会主义級差地租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級差地租的分配,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产品社会价值的决定,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存在級差地租这个经济范疇等問題,联系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进行了比較广泛深入的討論。現将近一年来討論的几个主要問題綜合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6.
服务业在最近几年蓬勃发展,服务品质、顾客满意度、忠诚度等相关主题,已成为服务业强大的竞争压力的来源。在现今顾客对服务品质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改善物流服务品质、提高顾客满意度已经成为物流企业永续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职业道德教育与传统思想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就是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以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作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使其更具有实用性,更有针对性,当然也更容易为员工所接受。笔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理想信念教育、人格教育、合作精神教育、奋斗精神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理论上反映了大寨精神《依靠劳动积累进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設——沂水县张家荣仁等三个大队的調查研究》(載《经济研究》杂志一九六五年第九期)一文,是山东省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組的同志长期深入农村,对山东省临沂地区的大寨式农业生产单位进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后写成的,是一篇从经济理論上研究、总結和反映了大寨精神的好文章,值得一讀。这篇文章根据山东临沂地区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依靠劳动积累进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設,大規模地  相似文献   
9.
富中杰 《财贸经济》1994,(11):36-37,12
一、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缘起与职能嬗变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是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和实施,打破了原来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体制,恢复了农村经济以经济合作社为主体、以家庭和专业承包组织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双层经营体制的形成,不可避免地使原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使用权发生了转移和重新配置。为了避免和防止集体所有的生产资料在重新配置过程中流失,为了使这些集体积累的资本在新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产权的完整性、使用上的有偿性和收益上的增殖性,自然要求合作社内部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管理集体财产。同时,由于在现实经济中,原有的集体生产资料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断更新换代,实物的有偿分配和再配置也变成了集体资金的有偿使用。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集体资金的闲置和短缺,各个经济主体的资金也出现了闲置和短缺并存的局面。人们为了合理配置资金,而又避开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制约,就产生了在经济合作社内部以服务形式进行的资金调剂。这就是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的最初动因。 农村合作基金会悄然在农村经济中产生并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其性质和职能开始并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界定。根据现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杂志编辑部最近邀请了一部分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座谈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如何面向农村,为五亿农民服务问题。参加座谈会的同志认为,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问题,经济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向农村、深入农村,研究农村经济问题,为五亿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