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年来,实体企业竞争激烈,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供求错配,导致利润下降、主营投资回报率低,大量实体企业纷纷把资金投入金融领域,出现了实体企业“脱实入虚”的金融化态势。研究实体企业的金融化现状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将实体企业的金融资产占比3年及以上连续增加界定为金融化,应用卡方检验验证该界定方法的合理性,进而从总体层面、地区层面和所有制层面分析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现状。建议实体企业做好战略规划、规范经营管理,通过建立合理机制进行投资决策;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企业的最优生产力;非国有企业应加强风险防范,控制好自身的金融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代文静  李谦 《科技和产业》2022,22(12):199-204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审慎开放,中国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实体经济则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增速放缓,实体企业基于“蓄水池”效应和“投资替代”效应而不断扩大金融投资,使得企业金融化现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系统研究内外部治理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有利于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将其金融资产占比连续3年及以上增加界定为金融化,从内外部治理视角探究其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最终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实体企业金融化有抑制作用,并且法制水平增强了内部控制质量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抑制企业金融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